“石響舟行恐不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響舟行恐不勝”全詩
天地高低銀色界,山川表裹玉壺冰。
裘單擁火宜無倦,石響舟行恐不勝。
休數興來并興盡,茲游今古亦何曾。
分類:
《剡溪月下泛舟》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剡溪月下泛舟》是王铚所作,描繪了一幅在剡溪清夜下泛舟的景象。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殘清夜一溪澄,
更愛千峰霽月升。
天地高低銀色界,
山川表裹玉壺冰。
裘單擁火宜無倦,
石響舟行恐不勝。
休數興來并興盡,
茲游今古亦何曾。
詩意和賞析:
《剡溪月下泛舟》通過描繪夜晚泛舟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
詩中首句“歲殘清夜一溪澄”,表達了歲末時節的安靜與凈化。夜晚的溪水清澈寧靜,反映出歲末的寧靜氛圍。
接著,“更愛千峰霽月升”,描繪了山峰間露出的明亮月光。月亮的升起將整個山谷照亮,給人以視覺上的愉悅和震撼。
下一句“天地高低銀色界”,通過銀色界限的描繪,強調了山水間的遼闊和壯麗。天地相接處的銀色,使得山川與天空融為一體,創造出宏偉的景觀。
“山川表裹玉壺冰”,以冰雪裝點的山川,形容山川如同玉壺一般潔白純凈。這里的“玉壺冰”既是對自然景觀的形象化描繪,也是對山川的贊美。
接下來的兩句,“裘單擁火宜無倦,石響舟行恐不勝”,表達了在寒冷的夜晚泛舟的艱辛和不易。詩人披著皮襖,靠著火爐取暖,但仍感到疲倦;船行在石頭上發出聲響,使得舟行更加困難。這里體現了詩人在探索自然之美時所經歷的艱辛和努力。
最后兩句“休數興來并興盡,茲游今古亦何曾”,表達了詩人對此次泛舟的珍視和感慨。詩人認為這樣的興致難得一遇,游覽山水之美,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是何等罕見和美好的經歷。
《剡溪月下泛舟》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寫和對自由心靈的追求,展現了宋代王铚獨特的詩性和對美的獨到感悟。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恢弘和人與自然的融合,同時也讓人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哲理問題。
“石響舟行恐不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 xī yuè xià fàn zhōu
剡溪月下泛舟
suì cán qīng yè yī xī chéng, gèng ài qiān fēng jì yuè shēng.
歲殘清夜一溪澄,更愛千峰霽月升。
tiān dì gāo dī yín sè jiè, shān chuān biǎo guǒ yù hú bīng.
天地高低銀色界,山川表裹玉壺冰。
qiú dān yōng huǒ yí wú juàn, shí xiǎng zhōu xíng kǒng bù shèng.
裘單擁火宜無倦,石響舟行恐不勝。
xiū shù xìng lái bìng xìng jìn, zī yóu jīn gǔ yì hé zēng.
休數興來并興盡,茲游今古亦何曾。
“石響舟行恐不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