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臺上猶歌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姑蘇臺上猶歌鐘”全詩
花浮千林錦繡幄,舟揚萬頃玻璃風。
西施故鄉擅佳麗,會稽秀氣藏華稼。
是時山晴見真色,落日西南千萬峰。
今情不盡古情在,恨迭晚妝眉暈重。
恨應但知傾國貌,無人能說亡吳功。
倘非絕態動君意,姑蘇臺上猶歌鐘。
成功未甘歸范蠡,素衣故國寧相從。
文公之孫重端世,袞衣門戶推八龍。
官閑援毫來吊古,溪山頓為開愁容。
謫仙亦賦浣紗石,至今翠絹不停織。
浴池邀伴下瑤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風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當血食。
紅心草葬舊金釵,黃陵廟成新石刻。
霞裙瓊佩無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
一杯流水奠江蘺,苧蘿山前已秋色。
分類:
《詩送韓簡仍學官于臨浦呈勸其重修四子祠》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浮千林錦繡帷幕,船在萬頃玻璃風。
西施故鄉擁有美麗,會稽秀氣藏華莊稼。
這時山晴見真漂亮,落日西南一千萬山。
現在情況不盡思古之情在,恨交替晚化妝眉毛暈重。
遺憾應該只知道全國面貌,沒有人能說滅亡吳國功。
如果不是斷態動你的意思,姑蘇臺上就像歌鐘。
成功不甘心把范蠡,白色的衣服所以國家寧愿跟著。
文公的孫子重端世,袞衣門推八龍。
官閑援助毫來吊唁古,溪山頓為開愁容。
謫仙也賦浣紗石,到現在翠絲不停穿梭。
浴池邀伴下瑤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風流昭雪等名流,有恩于人應當享有。
紅心草埋葬舊金釵,黃陵廟成新石刻。
霞裙瓊佩帶沒有消息,怨恨魄魂招不到悲傷。
一杯流水奠江蘺,苧蘿山前已經秋色。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姑蘇臺上猶歌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sòng hán jiǎn réng xué guān yú lín pǔ chéng quàn qí chóng xiū sì zǐ cí
詩送韓簡仍學官于臨浦呈勸其重修四子祠
xī yóu lín pǔ chūn zhèng nóng, xiǎo jiāng yíng wěi rú wú qióng.
昔游臨浦春正濃,小江縈委如無窮。
huā fú qiān lín jǐn xiù wò, zhōu yáng wàn qǐng bō lí fēng.
花浮千林錦繡幄,舟揚萬頃玻璃風。
xī shī gù xiāng shàn jiā lì, kuài jī xiù qì cáng huá jià.
西施故鄉擅佳麗,會稽秀氣藏華稼。
shì shí shān qíng jiàn zhēn sè, luò rì xī nán qiān wàn fēng.
是時山晴見真色,落日西南千萬峰。
jīn qíng bù jìn gǔ qíng zài, hèn dié wǎn zhuāng méi yūn zhòng.
今情不盡古情在,恨迭晚妝眉暈重。
hèn yīng dàn zhī qīng guó mào, wú rén néng shuō wáng wú gōng.
恨應但知傾國貌,無人能說亡吳功。
tǎng fēi jué tài dòng jūn yì, gū sū tái shàng yóu gē zhōng.
倘非絕態動君意,姑蘇臺上猶歌鐘。
chéng gōng wèi gān guī fàn lǐ, sù yī gù guó níng xiāng cóng.
成功未甘歸范蠡,素衣故國寧相從。
wén gōng zhī sūn zhòng duān shì, gǔn yī mén hù tuī bā lóng.
文公之孫重端世,袞衣門戶推八龍。
guān xián yuán háo lái diào gǔ, xī shān dùn wèi kāi chóu róng.
官閑援毫來吊古,溪山頓為開愁容。
zhé xiān yì fù huàn shā shí, zhì jīn cuì juàn bù tíng zhī.
謫仙亦賦浣紗石,至今翠絹不停織。
yù chí yāo bàn xià yáo chí, zhān gài yuè nǚ tiān xià bái.
浴池邀伴下瑤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fēng liú zhāo xǐ dài míng liú, yǒu dé yú rén dāng xuè shí.
風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當血食。
hóng xīn cǎo zàng jiù jīn chāi, huáng líng miào chéng xīn shí kè.
紅心草葬舊金釵,黃陵廟成新石刻。
xiá qún qióng pèi wú xiāo xī, yuàn pò qī hún zhāo bù dé.
霞裙瓊佩無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
yī bēi liú shuǐ diàn jiāng lí, níng luó shān qián yǐ qiū sè.
一杯流水奠江蘺,苧蘿山前已秋色。
“姑蘇臺上猶歌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