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孤山吟已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惜孤山吟已盡”全詩
可惜孤山吟已盡,后來幽絕幾黃昏。
分類:
《同賦梅花十二題·薄暮》王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同賦梅花十二題·薄暮》
作者:王铚
朝代:宋代
薄暮時分,嚴寒侵襲,雪尚未融化,春天尚未到來。在這寒冷的夜晚,我借助明亮的月光,映照下自己的影子,仿佛借此尋找一份心靈的慰藉。然而,可惜地是,我在這孤寂的山嶺上吟唱的聲音已經盡失,后來的歲月里,我在這幽深而孤獨的黃昏中又度過了多少次。
這首詩以梅花為題材,通過描繪冬季的景象和自己在寂寞中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對孤獨與寂寞的感受。詩中的"寒欺雪勒未逢春"一句,表現了作者渴望春天的到來,希望寒冷的冬季能夠迎來溫暖的春天。"照影今宵借月魂"一句中,作者借助月光的照耀,撫慰自己寂寞的心靈。"可惜孤山吟已盡,后來幽絕幾黃昏"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孤寂的環境中吟唱的聲音已逐漸消失,歲月的流轉讓作者陷入更深的孤獨之中。
這首詩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溫暖的渴望。梅花是寒冷季節中的一朵孤芳,它的堅強和頑強生命力象征著作者堅守的精神。詩中的孤山、幽絕和黃昏等詞語,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感,與梅花形成了一種對比。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在寒冷季節中的心靈體驗,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溫暖與希望的追求。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觀與人情感的交融,通過對梅花和自身心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這種融合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手法,是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方式,也是宋代文人所擅長的寫作風格之一。通過細膩而凄美的詞句,這首詩傳達了人們對于溫暖、希望和渴望的追求,以及在孤獨中尋找心靈慰藉的渴望。
“可惜孤山吟已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fù méi huā shí èr tí bó mù
同賦梅花十二題·薄暮
hán qī xuě lēi wèi féng chūn, zhào yǐng jīn xiāo jiè yuè hún.
寒欺雪勒未逢春,照影今宵借月魂。
kě xī gū shān yín yǐ jǐn, hòu lái yōu jué jǐ huáng hūn.
可惜孤山吟已盡,后來幽絕幾黃昏。
“可惜孤山吟已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