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何時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歌何時旦”全詩
凍泉時斷續,晴云既流爛。
山空樵者歸,樹響游蜂散。
愁同平子多,游比相如倦。
晞發近陽阿,長歌何時旦。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山中雪后頗有春意》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雪后頗有春意》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明雪猶積,
林白梅已綻。
凍泉時斷續,
晴云既流爛。
山空樵者歸,
樹響游蜂散。
愁同平子多,
游比相如倦。
晞發近陽阿,
長歌何時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雪后山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心情。雪雖然已經融化,但山上依然殘留著積雪,山明的景色依舊美麗。白色的梅花已經盛開,春意漸濃。凍結的泉水時斷時續地流動,晴朗的云彩像流爛的絹帛一樣美麗。山中的樵夫歸來,樹上的蜜蜂散開。作者感到憂愁,與平子(指晏殊)有許多相同之處,都是游走于世間的文人。與相如(指司馬相如)相比,他們對于游歷已經感到疲倦。晞發(指太陽)已經逼近陽阿(指東方),作者希望能夠在早晨時刻唱出長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雪后山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春天的期待。山明雪猶積,山上的積雪象征著冬天的殘留,同時也映襯出了白色梅花的嬌艷。凍泉時斷續,表現了泉水在冰雪的融化下重新流動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晴云既流爛,將晴朗的云彩與流爛的絹帛相比,形容了晴朗天空的美麗。詩中的樵夫歸來、樹上的蜜蜂散開,生動地描繪了山中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作者以愁同平子多、游比相如倦的表達,抒發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表達了對游歷生活的疲倦與迷茫。最后,作者渴望太陽早點升起,唱出長歌,展現了對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期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以及對自然景象的細膩表達,傳達出了作者對山中春天的喜悅和對游歷生活的疲憊之情。同時,詩中透露出對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的渴望,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
“長歌何時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xuě hòu pō yǒu chūn yì
山中雪后頗有春意
shān míng xuě yóu jī, lín bái méi yǐ zhàn.
山明雪猶積,林白梅已綻。
dòng quán shí duàn xù, qíng yún jì liú làn.
凍泉時斷續,晴云既流爛。
shān kōng qiáo zhě guī, shù xiǎng yóu fēng sàn.
山空樵者歸,樹響游蜂散。
chóu tóng píng zi duō, yóu bǐ xiàng rú juàn.
愁同平子多,游比相如倦。
xī fā jìn yáng ā, cháng gē hé shí dàn.
晞發近陽阿,長歌何時旦。
“長歌何時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