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見黃云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見黃云暮”全詩
虜滅南侵跡,朝分北顧憂。
抗旌回廣漠,撫劍動旄頭。
坐見黃云暮,行看白草秋。
山橫舊秦塞,河繞古靈州。
戍守如無事,惟應獵騎游。
分類: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呂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是唐代詩人呂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寫的是呂溫向范司空送行的場景和情感。
詩中第一句“筑壇登上將,膝席委前籌。”描繪的是呂溫在筑壇登上將壇的場景,他膝蓋上鋪著席子,倚在籌備會前事務。這一景象表達了呂溫對范司空的敬意和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虜滅南侵跡,朝分北顧憂。”表達了呂溫對南方敵人的擊敗和北方邊境的憂慮。虜、朝指的是敵國,南侵指南方敵人的侵略行為,北顧表示呂溫對北方邊境的關注和憂慮。
后兩句“抗旌回廣漠,撫劍動旄頭。”可理解為呂溫抗旌回朔方的秋天,撫劍揮動著旗幟。這表達了他秋天離開宮廷,投身朔方的決心和豪情。
接下來的兩句“坐見黃云暮,行看白草秋。”描繪的是呂溫登上山頭,看到黃色的夕陽和滿山的白色草地。這里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離開宮廷的目的和憂慮。
最后兩句“山橫舊秦塞,河繞古靈州。戍守如無事,惟應獵騎游。”描述的是山脈橫跨在舊秦塞之上,河流環繞著古老的靈州城,守軍如同無所事事,只有獵騎才能自在游蕩。這反映了邊境戍衛的特殊環境和呂溫選擇邊境的原因。
整首詩通過描繪呂溫送行和呂溫與范司空的情感,表達了對南方敵人的打擊、對北方邊境的憂慮,以及呂溫離開宮廷,投身邊境的決心和豪情。詩意凝練,通過景物描寫和隱喻的手法,展現了呂溫的胸懷和邊境的特殊環境,凸顯唐代的英雄氣概和邊塞人的豪情。
“坐見黃云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òng fàn sī kōng fù shuò fāng dé yóu zì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
zhù tán dēng shàng jiàng, xī xí wěi qián chóu.
筑壇登上將,膝席委前籌。
lǔ miè nán qīn jī, cháo fēn běi gù yōu.
虜滅南侵跡,朝分北顧憂。
kàng jīng huí guǎng mò, fǔ jiàn dòng máo tóu.
抗旌回廣漠,撫劍動旄頭。
zuò jiàn huáng yún mù, xíng kàn bái cǎo qiū.
坐見黃云暮,行看白草秋。
shān héng jiù qín sāi, hé rào gǔ líng zhōu.
山橫舊秦塞,河繞古靈州。
shù shǒu rú wú shì, wéi yīng liè qí yóu.
戍守如無事,惟應獵騎游。
“坐見黃云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