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落生死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墮落生死間”全詩
老子識未破,天地豈不仁。
分類:
《和孫偉卿雜言十章》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孫偉卿雜言十章》是宋代陳傅良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道德倫理的疑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墮落生死間,大患為有身。
老子識未破,天地豈不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倫理道德的質疑。作者認為人類在生與死的邊緣陷入了墮落之中,而這種墮落與人類自身的存在有著密切的聯系。作者質問道,即使老子這樣的圣人也未能完全領悟生死的奧義,難道天地間并不存在真正的仁愛之心嗎?
賞析:
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的思考和質疑。作者通過運用象征與對比的手法,將人生的墮落與個體的存在緊密結合在一起。他用"墮落生死間"來形容人類的困境,強調人們在生與死的邊緣時容易迷失自我,陷入墮落的狀態。而"大患為有身"則表達了作者認為這種墮落是源于個體的存在本身,即人類的自我意識與欲望。此處"有身"意味著承載著個體欲望的身體。
接下來,作者以老子作為象征,暗示了即使是偉大的圣人也未能完全洞悉生死的真相。這充滿了對于人類認知能力的懷疑,暗示了生死奧義的深邃和難以捉摸性。最后兩句"天地豈不仁"表達了作者對于整個宇宙秩序和道義關懷的疑問。作者質疑,如果生死奧義如此難以理解,那么天地這樣的存在是否真的具備仁愛之心。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和道德倫理的深刻思考,通過象征與質疑的手法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存在和道義的思考。
“墮落生死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ūn wěi qīng zá yán shí zhāng
和孫偉卿雜言十章
duò luò shēng sǐ jiān, dà huàn wèi yǒu shēn.
墮落生死間,大患為有身。
lǎo zi shí wèi pò, tiān dì qǐ bù rén.
老子識未破,天地豈不仁。
“墮落生死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