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令粒食共鮮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令粒食共鮮艱”全詩
更向棠陰聊憩茇,要令粒食共鮮艱。
身歸雨露司存后,詩在山川刻畫間。
飽飯之余能細和,止齋應有幾年閑。
分類:
《和徐叔子勸農韻呈留宰》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徐叔子勸農韻呈留宰》
中文譯文:
親自穿著蓑衣斗笠,詢問百姓的饑寒之苦。
前去告訴每個人,前來進諫并不違背尊嚴。
我在芳草叢中稍作休息,為了讓稻谷和糧食更加堅韌。
身體回到雨露的滋潤之下,我的詩歌在山川間留下深刻的印記。
飽食之后,我能夠細細品味和平共處的美好,停下齋戒應該有幾年的閑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傅良所作,題為《和徐叔子勸農韻呈留宰》。詩人通過對農民生活的觀察和體驗,表達了對農民艱辛勞作的關切和對社會和諧的向往。
詩中提到詩人親自穿著蓑衣斗笠,走入農田詢問農民的饑寒之苦,這表明詩人關注民生,關心百姓的生活狀況。他告訴每個人,前來進諫并不違背尊嚴,這暗示了詩人希望百姓能夠坦誠地向他反映問題,共同解決困境。
詩人在棠陰的芳草叢中稍作休息,意味著他與大自然相融合,與山川相親。他希望通過艱辛的努力,使稻谷和糧食更加豐收,以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這種與大自然的親近和對農業生產的關注,展現了詩人的愛民情懷。
詩人提到自己的詩在山川間刻畫,說明他的詩作融入了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表達對山川的熱愛和對社會的思考,將自己的心聲刻畫在這片土地上。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情感。飽食之后,詩人能夠細細品味和平共處的美好,這反映了他對社會和諧的向往和珍惜。同時,他也表示停下齋戒應該有幾年的閑暇,這暗示了他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文學創作和反思人生。
這首詩通過描繪農民的生活和表達詩人的思考,展現了對農業生產和社會和諧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語言簡練流暢,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要令粒食共鮮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ú shū zǐ quàn nóng yùn chéng liú zǎi
和徐叔子勸農韻呈留宰
qīn cóng suō lì wèn jī hán, fù sù rén rén dé fàn yán.
親從蓑笠問饑寒,赴愬人人得犯顏。
gèng xiàng táng yīn liáo qì bá, yào lìng lì shí gòng xiān jiān.
更向棠陰聊憩茇,要令粒食共鮮艱。
shēn guī yǔ lù sī cún hòu, shī zài shān chuān kè huà jiān.
身歸雨露司存后,詩在山川刻畫間。
bǎo fàn zhī yú néng xì hé, zhǐ zhāi yīng yǒu jǐ nián xián.
飽飯之余能細和,止齋應有幾年閑。
“要令粒食共鮮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