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之溫國子孫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傳之溫國子孫孫”全詩
兩家文物來歸我,便盍投簪去杜門。
分類:
《謝司馬倅惠東坡竹石》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司馬倅惠東坡竹石》是宋代陳傅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陳傅良對收到司馬倅(司馬光)贈予的東坡竹石的感激之情,并以此為契機表達了他對文化傳承和友誼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自坡翁余百年,
傳之溫國子孫孫。
兩家文物來歸我,
便盍投簪去杜門。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開篇提到了“坡翁”,指的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他也被稱為東坡先生。陳傅良在詩中表示,這首詩是他在享年百歲的蘇軾的遺物中得到的,這些遺物被蘇軾的后裔傳承至今。這一開篇的表述,展現了作者對蘇軾的敬仰和傳統文化的重視。
接下來,詩詞提到了收到司馬倅(司馬光)贈予的東坡竹石。東坡竹石是指蘇軾喜歡的一種裝飾品,它代表了蘇軾的文化品味和個人風格。司馬倅將這樣一件重要的文物贈予陳傅良,顯示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對陳傅良才華的認可。
最后兩句“兩家文物來歸我,便盍投簪去杜門”表達了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對于文化傳承的思考。作者將蘇軾和司馬倅的文物視為兩家之物,而自己得到了它們的歸屬。他認為這是一種珍貴的遺產,于是決定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同時也表示了他要回到自己的府邸中,專心致志地從事學問創作的決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蘇軾和司馬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時也對文化傳承和學術創作的重要性進行了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文化遺產和友誼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價值觀,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傳之溫國子孫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sī mǎ cuì huì dōng pō zhú shí
謝司馬倅惠東坡竹石
chū zì pō wēng yú bǎi nián, chuán zhī wēn guó zǐ sūn sūn.
出自坡翁余百年,傳之溫國子孫孫。
liǎng jiā wén wù lái guī wǒ, biàn hé tóu zān qù dù mén.
兩家文物來歸我,便盍投簪去杜門。
“傳之溫國子孫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