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雅師聽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語雅師聽取”全詩
況是三間殿了,如何卻欠全身。
分類:
《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
這首詩是宋代張镃所作,題為《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有一句雅致的話語,僧師諦聽,
擺放著自己親手完成的插花。
況且這座三間殿已經修好,
為何仍覺得身心不完整呢?
第二首:
層層山巒之間,相逢一位凈相蘭若僧師,
他端坐之時,手中捧著塑造的佛陀。
這尊佛像將疏遠的關系轉化,
以此獻給山峰,作為贈山的頌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僧師的修行場景,以及他與佛像和山峰之間的關系。詩中的“凈相蘭若僧師”指的是一位清凈虔誠的僧人,他雅致地聆聽著一句話語,這句話語可能是佛經中的教導,也可能是別人的指引。這位僧師在修行中,自己動手插花,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僧師手中捧著的佛陀塑像,這尊塑像成為了僧師與疏遠之間的橋梁,將疏離轉化為了聯系。這種轉化可能是內心的覺悟,也可能是通過佛陀的教誨而實現的。最后,僧師將這尊佛像奉獻給山峰,這是一種對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也是對修行過程中所獲得的智慧和靜心體驗的頌歌。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然、佛法的敬仰之情。同時,通過描繪僧師與佛像、山峰之間的關系,詩中展示了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境界,體現了佛教思想中的“凈相”和“疏緣化”的精神。這首詩以樸素的形式傳達了深邃的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一語雅師聽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xiāng lán rě sēng shī yǎ chí sù fú shū yuán huà zèng shān jì èr shǒu
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
yī yǔ yǎ shī tīng qǔ, chā cǎo yǐ zì wán chéng.
一語雅師聽取,插草已自完成。
kuàng shì sān jiān diàn le, rú hé què qiàn quán shēn.
況是三間殿了,如何卻欠全身。
“一語雅師聽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