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遷蒼岫補林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綿遷蒼岫補林空”全詩
黃白花明如繡出,蜻蜓猶愛蓼成叢。
分類:
《行次下渚湖二首》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次下渚湖二首》是宋代詩人張镃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下渚湖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謳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綿遷蒼岫補林空,
菱荇通船萬鏡中。
黃白花明如繡出,
蜻蜓猶愛蓼成叢。
第二首:
鸕鶿獨立傍晴岸,
一片紅蓼暖蒼蒼。
西湖南浦千山綠,
渡口東風萬木香。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下渚湖為背景,通過描繪湖泊的景色和自然生態,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一首詩,以蒼翠的山巒和湖水中的菱荇為描寫對象。蒼翠的山嶺像是一片無垠的綠色,填滿了整個湖面,而菱荇則生長在湖水中,通向遠方的船只在萬千的水面倒影中穿行。黃白色的花朵在湖中如繡出般綻放,吸引了飛舞的蜻蜓圍繞著生長在湖中的蓼草。
第二首詩,描繪了鸕鶿獨自站在晴朗的岸邊,紅蓼花盛開的一片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西湖南浦的山巒青翠欲滴,渡口吹來的東風充滿了芳香,萬木散發出迷人的香氣。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運用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下渚湖的美景之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力的贊美。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彼此交織,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美景。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質樸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感悟和對生命的熱愛,使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綿遷蒼岫補林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cì xià zhǔ hú èr shǒu
行次下渚湖二首
mián qiān cāng xiù bǔ lín kōng, líng xìng tōng chuán wàn jìng zhōng.
綿遷蒼岫補林空,菱荇通船萬鏡中。
huáng bái huā míng rú xiù chū, qīng tíng yóu ài liǎo chéng cóng.
黃白花明如繡出,蜻蜓猶愛蓼成叢。
“綿遷蒼岫補林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