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如向碧空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杖藜如向碧空行”全詩
遺廟香殘人少到,古臺仙去草閒生。
都緣世念多時絕,不但塵襟逐境清。
卻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煙橫。
分類:
《自橫山歸偶成》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橫山歸偶成》是宋代張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杖藜如向碧空行,
路轉松杉面面聲。
遺廟香殘人少到,
古臺仙去草閒生。
都緣世念多時絕,
不但塵襟逐境清。
卻上小輿歸寓舍,
晚峰明暗紫煙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從橫山歸來的情景。他手持拐杖,獨自行走在碧藍的天空下。路旁松樹和杉樹搖曳著,發出陣陣聲響。他來到一座古老的廟宇,香火已經殘存,游人寥寥。古老的臺階上的仙人已經離去,草木繁茂,生機盎然。這一切都源于世俗的念想逐漸消失,不僅外界的塵埃遠離了內心,內心的境界也變得清凈。他駕著一輛小車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晚霞映照下的山峰在紫色的煙霧中交錯交織。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作者歸來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如碧藍的天空、搖曳的松杉、草木繁茂的廟宇、離去的仙人等,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同時,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世俗念想的拋棄和追求內心清凈的愿望。最后,詩詞以晚霞映照下的山峰為結尾,給人一種神秘而壯美的感覺,象征著詩人內心中的寧靜與美好。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景物描寫來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塵世的超越和對內心凈化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杖藜如向碧空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éng shān guī ǒu chéng
自橫山歸偶成
zhàng lí rú xiàng bì kōng xíng, lù zhuǎn sōng shān miàn miàn shēng.
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轉松杉面面聲。
yí miào xiāng cán rén shǎo dào, gǔ tái xiān qù cǎo xián shēng.
遺廟香殘人少到,古臺仙去草閒生。
dōu yuán shì niàn duō shí jué, bù dàn chén jīn zhú jìng qīng.
都緣世念多時絕,不但塵襟逐境清。
què shàng xiǎo yú guī yù shè, wǎn fēng míng àn zǐ yān héng.
卻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煙橫。
“杖藜如向碧空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