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逢三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逢三登”全詩
鮮風鼓中夜,凍雨喧西疇。
一飽將如愿,卒歲應莫愁。
料得廊廟心,猶懷溝壑憂。
香燈答帝力,笞笠懸車頭。
白首逢三登,酣歌娛春秋。
分類:
《次得雨韻》葉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得雨韻》是宋代詩人葉茵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次得雨韻》中文譯文:
畎畝思國事,
箋王淚成流。
鮮風鼓中夜,
凍雨喧西疇。
一飽將如愿,
卒歲應莫愁。
料得廊廟心,
猶懷溝壑憂。
香燈答帝力,
笞笠懸車頭。
白首逢三登,
酣歌娛春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國家事務和社會現狀的關切之情。詩人以自然景物描繪社會的動蕩和民眾的苦難,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的不安和人民的疾苦。
首句“畎畝思國事”,畎畝即指農田,詩人在農田之間思考國家大事,表現出對國家的憂慮和關心。第二句“箋王淚成流”,表達了天子淚如涓涓細流,意味著統治者對國家的憂慮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鮮風鼓中夜,凍雨喧西疇”描繪了寒夜中風聲鼓動、雨聲嘈雜的景象,象征社會動蕩和困苦。
接下來的兩句“一飽將如愿,卒歲應莫愁”,表達了希望能夠滿足基本需求,新的一年不再憂愁。
“料得廊廟心,猶懷溝壑憂”,廊廟指朝廷,詩人揣測朝廷的心思,仍然憂慮著社會的困境。
“香燈答帝力,笞笠懸車頭”,描繪了宮廷中的香燈和皇帝的權力,以及被笞打的官員,展示了統治者的威嚴和人民的痛苦。
最后兩句“白首逢三登,酣歌娛春秋”,表達了詩人老去仍然有機會參與政治,以及欣然享受春秋時光的豪情壯志。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繪來抒發詩人對社會現狀的關切,體現了葉茵在宋代社會動蕩時期的思想和情感。
“白首逢三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dé yǔ yùn
次得雨韻
quǎn mǔ sī guó shì, jiān wáng lèi chéng liú.
畎畝思國事,箋王淚成流。
xiān fēng gǔ zhōng yè, dòng yǔ xuān xī chóu.
鮮風鼓中夜,凍雨喧西疇。
yī bǎo jiāng rú yuàn, zú suì yīng mò chóu.
一飽將如愿,卒歲應莫愁。
liào dé láng miào xīn, yóu huái gōu hè yōu.
料得廊廟心,猶懷溝壑憂。
xiāng dēng dá dì lì, chī lì xuán chē tóu.
香燈答帝力,笞笠懸車頭。
bái shǒu féng sān dēng, hān gē yú chūn qiū.
白首逢三登,酣歌娛春秋。
“白首逢三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