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把丹衷動玉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把丹衷動玉宸”全詩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載后更無人。
堂留薇藥誰知已,路長蕭茅謾得春。
自是不曾輕出處,到頭著著為斯民。
分類:
《投所知》葉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所知》是宋代詩人葉茵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流砥柱一位忠臣,
長期將深情動搖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
百千年后再無英人。
堂上留下薇藥,誰已知曉,
路途漫長,茅屋依然迎春。
從未輕易離開自己的位置,
終將為這民族默默奉獻。
詩意:
《投所知》這首詩表達了忠臣守節的精神和忠誠的價值。詩中以"中流砥柱"的形象來形容一位忠臣,他對國家的忠誠和情感動搖了皇帝的心。然而,這位忠臣卻備受冷落,被人漠視,直到數十代后再也沒有出現如他般的人物。盡管他的忠誠無人知曉,但他依然堅守自己的職責,默默為國家和人民貢獻。
賞析:
《投所知》通過對忠臣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堅守的贊賞。"中流砥柱"一詞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忠臣的重要性,他們像一根石柱般穩固地支撐著整個社會。詩中的"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載后更無人"暗示了忠臣的稀缺和珍貴,他們的精神將在歷史長河中永存。作者通過描寫忠臣的堅守和無私奉獻,表達了對這種精神的崇高贊美。詩的最后兩句"自是不曾輕出處,到頭著著為斯民"表達了忠臣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們愿意堅守自己的位置,為國家和民族默默奉獻。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忠臣忠誠精神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崇高的情感和對國家的關懷。通過描繪忠臣的形象,詩詞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崇高的情感,喚起讀者對忠誠和奉獻的思考,同時也強調了這種精神在歷史中的珍貴和不可替代性。
“長把丹衷動玉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suǒ zhī
投所知
zhōng liú dǐ zhù yī zōng chén, zhǎng bǎ dān zhōng dòng yù chén.
中流砥柱一宗臣,長把丹衷動玉宸。
sān shí sì fān rú cǐ shū, bǎi qiān zǎi hòu gèng wú rén.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載后更無人。
táng liú wēi yào shéi zhī yǐ, lù cháng xiāo máo mán dé chūn.
堂留薇藥誰知已,路長蕭茅謾得春。
zì shì bù céng qīng chū chù, dào tóu zhe zhe wèi sī mín.
自是不曾輕出處,到頭著著為斯民。
“長把丹衷動玉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