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看書養道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日看書養道心”全詩
三旬禁足持僧戒,終日看書養道心。
露草帶云眠野鹿,風枝搖月唳幽禽。
一塵不到爐煙靜,自向空寮續近吟。
分類:
《僧房夜坐》葉茵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房夜坐》是宋代詩人葉茵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僧房中夜晚獨坐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僧房中夜晚獨坐,
四十二間空蕩的房間,不知道春天已經向柳樹深處走去。
三旬的禁足,守持著僧侶的戒律,整日看書修養心靈。
露水濕潤的草地上有野鹿在休眠,風吹拂的枝葉搖曳著明亮的月光,幽靜的鳥兒啼唱。
一絲塵埃也沒有飄進爐煙的靜謐中,我自顧自地續寫著近吟的詩句。
詩意:
《僧房夜坐》通過描繪僧房中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葉茵在僧房里獨坐的寧靜與思索。詩人面對四十二間空蕩的客房,不知道春天已經悄然來臨。他守持僧侶的禁足戒律,用三旬的時間培養自己的道心,整日沉浸在書籍之中。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他觀察到露水濕潤的草地上野鹿的休憩,聽到風吹拂樹枝所帶來的月光搖曳聲,以及幽靜的鳥兒啼唱。詩人深深感受到這片虛幻世界的寧靜與美好,他的心境恍若置身于空寂的寺廟中,以此來續寫近吟的詩句。
賞析:
《僧房夜坐》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僧房內的夜晚景象,將自然環境和詩人內心的寧靜融合在一起。通過描述四十二間空蕩的客房和春天向柳樹深處靠近這一細節,詩人展現了自己在僧房中的孤獨與超脫。他守持禁足戒律,專注于閱讀修養,以此來養護自己的道心。詩中的自然景象,如濕潤的草地、搖曳的枝葉和幽禽的啼唱,給予詩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這個靜謐的環境中自顧自地續寫詩句的意境,他的心境與寺廟的空靈相呼應。
《僧房夜坐》以簡潔、質樸的語言刻畫了僧房中的寧靜景象,描繪了詩人在其中的超脫與修行。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所帶來的寧靜與清靜,同時也能體味到詩人對于人與自然、心與境的融合之美。這首詩詞讓人沉浸在靜謐的氛圍中,引發對于修行、內心寧靜以及對于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超越塵世的境界,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融合。
整首詩詞以空靈淡泊的筆調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對于禪修與修行的向往和追求。它呈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讓人感受到禪宗思想中的虛空與寂靜。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超然。同時,詩人通過描述禁足修行和看書養心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他對于修身養性的執著追求。
《僧房夜坐》以其深邃的意境和超越塵世的境界,引發人們對于內心寧靜和修行的思考。它讓人感受到禪宗的超然之美,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精煉的語言,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內心的安寧。
“終日看書養道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fáng yè zuò
僧房夜坐
sì shí èr jiān kuò dǐ kè, bù zhī chūn xiàng liǔ biān shēn.
四十二間廓底客,不知春向柳邊深。
sān xún jìn zú chí sēng jiè, zhōng rì kàn shū yǎng dào xīn.
三旬禁足持僧戒,終日看書養道心。
lù cǎo dài yún mián yě lù, fēng zhī yáo yuè lì yōu qín.
露草帶云眠野鹿,風枝搖月唳幽禽。
yī chén bú dào lú yān jìng, zì xiàng kōng liáo xù jìn yín.
一塵不到爐煙靜,自向空寮續近吟。
“終日看書養道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