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纂說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兀兀纂說文”全詩
時時警其愚,姻黨賴有君。
自慚將且疲,不足張此軍。
君乃不我棄,歡然與同群。
愿學如之何,此志亦已勤。
正坐未知方,所得不足云。
人生所好雜,其力用是分。
詞章末技耳,安能媲皇墳。
而況字書學,兀兀纂說文。
曷若鞭吾心,或有汗馬勛。
請益恨未能,別君大江濆。
長吟昌黎詩,安得身登云。
分類:
《次伯量贈別詩韻》裘萬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伯量贈別詩韻》是宋代裘萬頃所作的一首詩詞。此詩描繪了作者自謙自己才智平庸、見識有限,但感謝朋友伯量的關懷和友誼。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生既駑下,且復寡見聞。
時時警其愚,姻黨賴有君。
自慚將且疲,不足張此軍。
君乃不我棄,歡然與同群。
愿學如之何,此志亦已勤。
正坐未知方,所得不足云。
人生所好雜,其力用是分。
詞章末技耳,安能媲皇墳。
而況字書學,兀兀纂說文。
曷若鞭吾心,或有汗馬勛。
請益恨未能,別君大江濆。
長吟昌黎詩,安得身登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裘萬頃對自己才智平庸和見識有限的自謙之情,但他感謝朋友伯量的關懷和友誼。他自責自己無法有所作為,盡管渴望沖鋒陷陣,但內心疲憊。然而,伯量并沒有放棄他,反而愉快地與他共同度過時光。作者表示愿意向伯量學習,也表達了自己對學習的努力和志向。他坐在那里,不知道未來的方向,所獲得的也不足以言喻。人生的興趣廣泛,但力量是有限的。作者自謙自己的詞章技藝,認為無法與偉大的先人相媲美。更何況,書寫和學習字書,也只是默默地編纂《說文解字》。如果有人能夠鞭策他的內心,也許他能有所成就,甚至可能有些輝煌的功績。他向伯量表達了遺憾未能有所增益的心情,與他分別在大江濆上。長時間吟詠著昌黎的詩篇,但他卻無法實現登上云端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謙和感激的情感為主線,抒發了作者裘萬頃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坦誠地承認自己的缺憾,認為自己見識有限、才智平庸,但又感激朋友的陪伴和支持。詩中表達了對伯量的敬重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學習和進取的渴望。作者在詩中反思自身的局限,但又充滿希望和努力的決心。詩詞中的自嘲和自責與對友情和學習的珍視相互交織,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文學和人生的追求,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以及對自身價值和未來前景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內心世界,引發讀者對于人生、友情和追求的思考《次伯量贈別詩韻》是宋代裘萬頃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自謙才智平庸、見識有限的心態,但感激朋友伯量的友情。詩中融入了對學習和進取的渴望,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文學的熱愛。通過自嘲和自責,作者展現了對友情和學習的珍視,以及對自身價值和未來前景的思考。這首詩以其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引發人們對人生、友情和追求的思考。
“兀兀纂說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bó liàng zèng bié shī yùn
次伯量贈別詩韻
wǒ shēng jì nú xià, qiě fù guǎ jiàn wén.
我生既駑下,且復寡見聞。
shí shí jǐng qí yú, yīn dǎng lài yǒu jūn.
時時警其愚,姻黨賴有君。
zì cán jiāng qiě pí, bù zú zhāng cǐ jūn.
自慚將且疲,不足張此軍。
jūn nǎi bù wǒ qì, huān rán yǔ tóng qún.
君乃不我棄,歡然與同群。
yuàn xué rú zhī hé, cǐ zhì yì yǐ qín.
愿學如之何,此志亦已勤。
zhèng zuò wèi zhī fāng, suǒ de bù zú yún.
正坐未知方,所得不足云。
rén shēng suǒ hǎo zá, qí lì yòng shì fēn.
人生所好雜,其力用是分。
cí zhāng mò jì ěr, ān néng pì huáng fén.
詞章末技耳,安能媲皇墳。
ér kuàng zì shū xué, wù wù zuǎn shuō wén.
而況字書學,兀兀纂說文。
hé ruò biān wú xīn, huò yǒu hàn mǎ xūn.
曷若鞭吾心,或有汗馬勛。
qǐng yì hèn wèi néng, bié jūn dà jiāng fén.
請益恨未能,別君大江濆。
cháng yín chāng lí shī, ān dé shēn dēng yún.
長吟昌黎詩,安得身登云。
“兀兀纂說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