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場中且用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翰墨場中且用功”全詩
時對此君哦七字,也勝癡坐辯幡風。
分類:
《薦福寺次許師詠竹》裘萬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薦福寺次許師詠竹》
詩意:這首詩是宋代裘萬頃寫的,描繪了一個在薦福寺次許師詠竹的場景。詩人通過觀察竹子和與之相伴的云彩,表達了對于藝術創作的努力和追求的理解。他認為像云彩一樣變化莫測、自由自在的藝術創作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而非墨守成規的坐談和紛亂的爭論。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對于自由創作的向往和對于紛擾爭議的蔑視。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竹子和云彩,通過對竹子和云彩的比喻,傳達了詩人對于藝術創作的態度和理解。詩中的“浮云蹤跡任西東”表達了云彩自由自在的特性,暗示了藝術創作應該有自由的發展和變化,不受束縛。而“翰墨場中且用功”則強調了在創作過程中的努力和專注。詩中還提到“哦七字”這個諧音字,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對于紛爭和爭議的嘲諷態度,暗示了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創作不應被瑣事糾纏。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裘萬頃對于藝術創作的獨特理解。他通過對竹子和云彩的描述,表達了對于自由創作和不受拘束的追求。他認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創作應該自由而自在,像云彩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飄蕩,不受限制。同時,詩人也強調了創作的努力和專注,以翰墨場中用功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創作過程中的勤奮和堅持的認可。最后,詩人以幽默的方式嘲諷了紛爭和爭議,表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創作應該超越瑣事的紛擾。
通過這首詩,裘萬頃傳達了對于藝術創作的理解和態度,以及對于自由創作和專注努力的追求。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語言簡練而富有內涵,給人以思考和啟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創作的向往,以及對于紛擾爭議的蔑視,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翰墨場中且用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fú sì cì xǔ shī yǒng zhú
薦福寺次許師詠竹
fú yún zōng jī rèn xī dōng, hàn mò chǎng zhōng qiě yòng gōng.
浮云蹤跡任西東,翰墨場中且用功。
shí duì cǐ jūn ó qī zì, yě shèng chī zuò biàn fān fēng.
時對此君哦七字,也勝癡坐辯幡風。
“翰墨場中且用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