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涂非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禁涂非遠”全詩
治推三輔最,名熟九重知。
紫禁涂非遠,琳宮志自頤。
眼看庭下玉,持橐侍丹墀。
分類:
《挽趙知宗三首》劉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趙知宗三首》是宋代詩人劉宰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詠史的形式,抒發了對趙知宗的挽歌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趙知宗三首
第一首:
孝廟垂衣日,
宗工補袞時。
治推三輔最,
名熟九重知。
這首詩的開頭寫到了皇帝在孝廟祭祀時低垂衣袖的場景,表達了對趙知宗以孝治國的贊美。接下來提到了宗廟工匠修補官袍的時候,強調了趙知宗在政務方面的能力。詩中提到“治推三輔最”,意味著他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特別注重推動三輔(指京畿、河北、山東)地區的發展,使之成為國家的重要支撐。最后一句“名熟九重知”表明他的才名在九重天(即九重宮殿,象征天子之位)中廣為人知。
第二首:
紫禁涂非遠,
琳宮志自頤。
眼看庭下玉,
持橐侍丹墀。
這首詩從形象描寫入手,描述了趙知宗身處紫禁城的情景。紫禁涂指的是紫禁城的墻壁,詩中用“非遠”來形容它,表達了作者對趙知宗在紫禁城中施政的親近和緊密。接下來提到了琳宮,琳宮是指皇帝的宮殿,而“志自頤”則是指趙知宗自身對于治理國家的追求和自我養性的態度。最后兩句“眼看庭下玉,持橐侍丹墀”,表達了他親自管理朝政的決心和姿態。
第三首:
朝貴無馮唐,
金章散諸京。
雨聲和玉曉,
風翠共云清。
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趙知宗與其他朝貴的不同。詩中提到“朝貴無馮唐”,馮唐是唐代的一位賢臣,用來比喻其他朝貴。趙知宗封賞功臣,賜予了他們金章,使他們遍布京城,顯示了他對功勛的賞識。接下來用“雨聲和玉曉,風翠共云清”來形容朝廷的清新和寧靜,表達了趙知宗治理下的國家風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趙知宗的治理才能、仁德和自律,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懷念之情。作者通過形象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現了趙知宗在朝廷中的卓越地位和對國家的深厚貢獻。這首詩詞既是對趙知宗的頌揚,也是對宋代政治和社會風貌的一種寫照。
“紫禁涂非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ào zhī zōng sān shǒu
挽趙知宗三首
xiào miào chuí yī rì, zōng gōng bǔ gǔn shí.
孝廟垂衣日,宗工補袞時。
zhì tuī sān fǔ zuì, míng shú jiǔ zhòng zhī.
治推三輔最,名熟九重知。
zǐ jìn tú fēi yuǎn, lín gōng zhì zì yí.
紫禁涂非遠,琳宮志自頤。
yǎn kàn tíng xià yù, chí tuó shì dan chi.
眼看庭下玉,持橐侍丹墀。
“紫禁涂非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