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畛田成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接畛田成篆”全詩
時培石上土,更種竹間茶。
接畛田成篆,連筒水濺花。
征塵如不到,老我即東家。
分類:
《馮心嶺》劉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馮心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劉宰。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馮心嶺
地隘山逾峻,
人勤俗不奢。
時培石上土,
更種竹間茶。
接畛田成篆,
連筒水濺花。
征塵如不到,
老我即東家。
詩詞通過描述一個名為馮心嶺的地方,展現了一種寧靜樸素的生活態度。這里的地勢險峻,山巒高聳,寓意著這個地方的環境十分艱難。然而,人們勤勞而不過度奢華。這里的人們注重勞作,過著簡樸的生活,沒有過多的物質追求。
詩中提到了在嶺上培土種植茶葉的情景,顯示了人們對自然的依賴和對農耕生活的熱愛。竹子的種植與茶葉的栽培相得益彰,突顯了人們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
詩中還描繪了農田的景象,顯示了農民勤勞耕作的成果。田地整齊有序,如同篆刻一般規整美麗。水從連筒中流出,濺起的水花如同繁花綻放,形象生動地表現了農田的生機和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征塵不再到來的期望,表示他希望過上安寧的生活,老去之后能夠安享晚年。"老我即東家"意味著他希望這個地方成為他的家,安置他的晚年。
整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和自然的喜愛,以及對安寧宅居的向往。這首詩詞傳達出一種寧靜、平和和淡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舒適和寧靜的美感。
“接畛田成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xīn lǐng
馮心嶺
dì ài shān yú jùn, rén qín sú bù shē.
地隘山逾峻,人勤俗不奢。
shí péi shí shàng tǔ, gèng zhǒng zhú jiān chá.
時培石上土,更種竹間茶。
jiē zhěn tián chéng zhuàn, lián tǒng shuǐ jiàn huā.
接畛田成篆,連筒水濺花。
zhēng chén rú bú dào, lǎo wǒ jí dōng jiā.
征塵如不到,老我即東家。
“接畛田成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