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閉夕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柴門閉夕曛”全詩
自來松下坐,閒想壁間文。
守樹猿偷果,窺山犬吠云。
多應尋鶴去,祗隔暮溪濆。
分類:
《訪鄭隱君不遇》趙汝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鄭隱君不遇》是宋代趙汝鐩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訪問鄭隱君的過程中未能見到他的遺憾,以及在鄭隱君的住所中觸發的一系列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行盡櫪林村,
柴門閉夕曛。
自來松下坐,
閒想壁間文。
守樹猿偷果,
窺山犬吠云。
多應尋鶴去,
祗隔暮溪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詩人訪問鄭隱君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在訪問途中和鄭隱君的住所內的景物,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頭,“行盡櫪林村,柴門閉夕曛。”描繪了詩人行走到櫪林村的盡頭,看到鄭隱君的家門緊閉,夕陽漸漸西下。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寂寥和失落的感覺,暗示了詩人未能如愿見到鄭隱君的遺憾。
接下來的兩句,“自來松下坐,閒想壁間文。”表達了詩人在鄭隱君的住所中坐下來,靜靜地思考著壁間的文物。松樹下的坐席以及壁間的文物都是寄托著歷史和文化的載體,詩人通過這些景物引發了對過往歷史和文化的回憶和思索。
隨后的兩句,“守樹猿偷果,窺山犬吠云。”描繪了守樹的猿猴偷食果實的情景,以及窺視山上的犬吠聲。這些景象與詩人訪問鄭隱君的心境形成了對比。猿猴偷果、犬吠山林,表達了自然界的自由和歡樂,而詩人卻因為未能見到鄭隱君而感到失望和懊悔。
最后兩句,“多應尋鶴去,祗隔暮溪濆。”表達了詩人對鄭隱君的思念和敬仰之情。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像仙鶴一樣,追尋著鄭隱君的足跡,但他們之間被暮溪所隔離,無法相見。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鄭隱君的崇敬和慕名之情,以及對無法實現心愿的遺憾。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訪問鄭隱君的過程中的遺憾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歷史和文化的追溯,以及對鄭隱君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這些描寫,展示了自己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關系的思索。
“柴門閉夕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zhèng yǐn jūn bù yù
訪鄭隱君不遇
xíng jǐn lì lín cūn, zhài mén bì xī xūn.
行盡櫪林村,柴門閉夕曛。
zì lái sōng xià zuò, xián xiǎng bì jiān wén.
自來松下坐,閒想壁間文。
shǒu shù yuán tōu guǒ, kuī shān quǎn fèi yún.
守樹猿偷果,窺山犬吠云。
duō yīng xún hè qù, zhī gé mù xī fén.
多應尋鶴去,祗隔暮溪濆。
“柴門閉夕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