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竹半樵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蓋竹半樵家”全詩
何代移來樹,向人羞此花。
誅茅新佛屋,蓋竹半樵家。
冷煖分南北,誰興世道嗟。
分類:
《橫浦十詠》劉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橫浦十詠·梅嶺》是宋代劉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橫浦十詠·梅嶺
曲江曾鑿險,梅嶺到今夸。
何代移來樹,向人羞此花。
誅茅新佛屋,蓋竹半樵家。
冷煖分南北,誰興世道嗟。
譯文:
曲江曾經鑿出崎嶇險峻的道路,梅嶺至今依然引以為豪。
幾代人搬遷來種植樹木,卻不好意思向人們展示這些美麗的花朵。
為了建造新的佛寺,砍伐茅草,豎起新的佛屋,一半的人家用竹子蓋房。
冬暖夏涼的環境分布在南北兩地,誰能振興世間的正道,實在令人嘆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梅嶺的景色和人們對梅花的態度,同時也抒發了對社會現狀的憂慮。
首先,詩人將曲江的險峻道路與梅嶺進行了對比。曲江曾經經歷了人們的辛勤工作,鑿出了一條崎嶇的道路。而梅嶺則以其悠久的歷史而引以為豪,代代相傳。這種對比烘托出梅嶺的壯麗和悠久的歷史。
接著,詩人表達了人們對梅花的羞怯之情。盡管幾代人搬遷來種植樹木,但他們卻不愿向外人展示這些美麗的花朵。這可能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一種謙遜的美德,人們不愿炫耀個人的成就。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轉而表達了對社會現狀的憂慮。他提到了修建佛寺所造成的環境破壞,一半的人家用竹子蓋房,這或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同時,詩人也提到了南北區域的冷煖差異,這可能象征著社會的分化。最后一句“誰興世道嗟”,則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道德風氣的擔憂和憂慮。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描繪梅嶺的美麗景色為切入點,通過對梅花、社會現狀的描寫,以及對社會道德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和人們態度的憂慮之情。
“蓋竹半樵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ng pǔ shí yǒng
橫浦十詠
qǔ jiāng céng záo xiǎn, méi lǐng dào jīn kuā.
曲江曾鑿險,梅嶺到今夸。
hé dài yí lái shù, xiàng rén xiū cǐ huā.
何代移來樹,向人羞此花。
zhū máo xīn fú wū, gài zhú bàn qiáo jiā.
誅茅新佛屋,蓋竹半樵家。
lěng nuǎn fēn nán běi, shuí xìng shì dào jiē.
冷煖分南北,誰興世道嗟。
“蓋竹半樵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