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入斜陽水底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放入斜陽水底紅”全詩
秋思漸消離思長,一聲過雁翠樓東。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旅邸秋晚二首》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邸秋晚二首》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井梧敲盡石闌風,
放入斜陽水底紅。
秋思漸消離思長,
一聲過雁翠樓東。
譯文:
水井邊的梧桐樹敲打著石闌,風聲漸漸消失,
夕陽斜斜地照在水面上,映出紅色的光影。
秋天的思緒漸漸消散,離愁越發漫長,
只聽見一聲雁鳥呼嘯,從翠色樓閣東飛而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夕景場景。詩人以井梧敲打石闌的聲音和斜陽映照水底的景象,表達了秋天的來臨和日暮的意象。隨著秋意的漸濃,詩人的思緒也漸漸消散,離愁更加深長。最后,一聲雁鳥的呼嘯從東方的翠色樓閣中飛過,給詩中的場景增添了生動的音響效果。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心情。通過描寫井梧敲打石闌的聲音、斜陽映照水底的景象以及雁鳥呼嘯的一瞬間,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而富有離愁的秋夕之境。詩中運用了音響、視覺和情感的形象,呈現出一幅細膩而動人的畫面。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秋天的凄涼和離別的憂傷。
“放入斜陽水底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dǐ qiū wǎn èr shǒu
旅邸秋晚二首
jǐng wú qiāo jǐn shí lán fēng, fàng rù xié yáng shuǐ dǐ hóng.
井梧敲盡石闌風,放入斜陽水底紅。
qiū sī jiàn xiāo lí sī zhǎng, yī shēng guò yàn cuì lóu dōng.
秋思漸消離思長,一聲過雁翠樓東。
“放入斜陽水底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