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川羅濕露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片片川羅濕露涼”全詩
花根疑是忠臣骨,開出傾心向太陽。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蜀葵》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蜀葵》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蜀葵花為主題,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表達了蜀葵花的美麗和堅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蜀葵花瓣濕潤清涼,灑滿了露水,映襯出一片紅艷,仿佛剛剛被染上鵝黃。這些花的根部似乎承載著忠誠臣子的骨血,它們向太陽綻放,散發出傾心的美麗。
詩中的蜀葵花以其濕潤清涼的特點為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形容花瓣被露水打濕,展現了清晨的朝氣與生機。而花瓣的紅艷與染上的鵝黃則表現出蜀葵花的獨特之美。詩人還以巧妙的比喻,將蜀葵花與忠臣骨血相聯系,隱喻出蜀葵花的頑強和堅韌。最后,詩人通過描述蜀葵花向太陽傾心的姿態,傳達了花朵的朝氣和熱情。
這首詩通過對蜀葵花的細致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命力。詩人通過賦予花朵人性化的特點,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蜀葵花的鮮活和堅強,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忠誠和熱情的贊美。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蜀葵花的特點和美感,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受。
“片片川羅濕露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kuí
蜀葵
piàn piàn chuān luó shī lù liáng, rǎn hóng cái le rǎn é huáng.
片片川羅濕露涼,染紅才了染鵝黃。
huā gēn yí shì zhōng chén gǔ, kāi chū qīng xīn xiàng tài yáng.
花根疑是忠臣骨,開出傾心向太陽。
“片片川羅濕露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