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梧桐易憔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岸梧桐易憔悴”全詩
煙鎖亭臺青嶂曉,露寒簾幕畫堂秋。
雁來花發芙蓉浦,燕去影疏楊柳樓。
隔岸梧桐易憔悴,未霜葉落滿河舟。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吳山旅樓秋望》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山旅樓秋望》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桂香風老鬢颼颼,添著湘羅小夾裘。
秋風桂香襲人來,吹拂著我鬢發,湘羅織成的小夾裘增添了溫暖。這句描述了風過處帶來的香氣,以及作者在秋天感受到的歲月的流逝。
煙鎖亭臺青嶂曉,露寒簾幕畫堂秋。
朝霞映照著亭臺和青山,清晨的景色宛如畫卷。簾幕透露出秋天的寒意,畫堂中的景色也顯得凄涼。這句描繪了早晨的景色,展現了秋天的涼爽和淡雅。
雁來花發芙蓉浦,燕去影疏楊柳樓。
候鳥飛來時,花朵盛開在芙蓉浦;候鳥離去后,楊柳樓上的影子稀疏。這句表達了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界的變化,借以凸顯人生的離合悲喜。
隔岸梧桐易憔悴,未霜葉落滿河舟。
隔岸的梧桐樹容易凋謝,盡管還未有霜,樹葉已經飄落滿河船。這句描繪了景物的枯萎和凋零,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無常。
整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界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中運用了描寫自然景物的手法,通過對風、露、香氣、亭臺和植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凄涼、淡雅的秋意。同時,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生相聯系,表達了對人生離合、變化無常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深刻感慨,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隔岸梧桐易憔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shān lǚ lóu qiū wàng
吳山旅樓秋望
guì xiāng fēng lǎo bìn sōu sōu, tiān zhe xiāng luó xiǎo jiā qiú.
桂香風老鬢颼颼,添著湘羅小夾裘。
yān suǒ tíng tái qīng zhàng xiǎo, lù hán lián mù huà táng qiū.
煙鎖亭臺青嶂曉,露寒簾幕畫堂秋。
yàn lái huā fā fú róng pǔ, yàn qù yǐng shū yáng liǔ lóu.
雁來花發芙蓉浦,燕去影疏楊柳樓。
gé àn wú tóng yì qiáo cuì, wèi shuāng yè luò mǎn hé zhōu.
隔岸梧桐易憔悴,未霜葉落滿河舟。
“隔岸梧桐易憔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