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化作此花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化作此花開”全詩
英氣至今留世上,年年化作此花開。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鳳仙》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鳳仙》是宋代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簫聲斷彩鸞來,
弄玉仙游竟不回。
英氣至今留世上,
年年化作此花開。
詩意:
詩詞以鳳仙為題,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美麗畫面。詩人以鳳簫聲斷和彩鸞來作為開頭,表達了鳳簫聲的美妙已經消逝,彩鸞的飛舞已經停止。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仙境中的玉仙游,但卻令人遺憾的是,這位玉仙游竟然沒有再回來。然而,即使如此,這位仙子的英氣依然留存在世間,每年都會以綻放的花朵的形式重新呈現。
賞析:
《鳳仙》描繪了一種幻想般的仙境景象,給人以美麗、神秘和遺憾的感覺。鳳仙是神話傳說中的仙鳥,象征著神奇和高尚的品質。鳳簫聲斷和彩鸞來預示著美好的事物已經逝去,仙境的景象不復存在。玉仙游的離去更增添了遺憾之情。然而,詩人通過描述仙子的英氣至今留世上,以及每年都會以花朵的形式再現的情節,表達了美好事物的永恒存在和不朽精神的力量。詩詞通過揭示美好事物的瞬間和遺憾的離去,傳達了對美和生命的珍視,以及對永恒和不朽的向往。
整首詩詞運用了音韻的變化,如"仙"、"鮮"、"煙"、"年"等字的押韻和諧,使詩詞的音韻和節奏更加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仙境的描繪,詩人以簡練而形象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整首詩詞雖然短小,卻展現出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的體驗,使讀者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想象。
“年年化作此花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xiān
鳳仙
fèng xiāo shēng duàn cǎi luán lái, nòng yù xiān yóu jìng bù huí.
鳳簫聲斷彩鸞來,弄玉仙游竟不回。
yīng qì zhì jīn liú shì shàng, nián nián huà zuò cǐ huā kāi.
英氣至今留世上,年年化作此花開。
“年年化作此花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