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屟廊基在蘚苔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屟廊基在蘚苔生”全詩
百年氣數花開落,一代興亡潮長平。
香徑跡荒輿輦絕,屟廊基在蘚苔生。
繁華已逐英雄去,留得斜陽伴古城。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姑蘇述古》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述古》是宋代王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廢棄的御苑中,春風吹拂著青翠的楊柳,似乎還能聽到哭泣的黃鸝模仿著宮娃的聲音。百年興衰的命運決定了花朵的盛開和凋零,一代人的興亡如潮水般在長平之地上起伏。曾經的香徑和車輦的痕跡已經荒廢,唯有斑駁的苔蘚生長在殘垣斷壁的屟廊基上。繁華已然隨著英雄們的離去而消散,只剩下斜陽陪伴著古城的孤寂。
詩詞以廢棄的皇家御苑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曾經繁華輝煌、如今已經荒廢的景象。作者通過春風、楊柳、黃鸝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歲月更迭、興衰消長的主題。花朵的盛開和凋零象征著人們的興盛與衰敗,而長平之地的興亡則代表了歷史的變遷和滄桑。古城中的殘垣斷壁和斜陽的影子,透露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氛圍,強調了歲月流轉中人事易逝的感傷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廢棄的御苑和古城的描繪,表達了人事如夢、興衰無常的主題。作者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歷史人事相結合,呈現出一幅繁華轉瞬即逝、歲月滄桑的畫面。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流轉和人世間的無常變化,思考人生和歷史的意義,以及興衰榮辱的輪回。
“屟廊基在蘚苔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shù gǔ
姑蘇述古
fèi yuàn chūn fēng yáng liǔ qīng, tí yīng yóu xué guǎn wá shēng.
廢苑春風楊柳青,啼鶯猶學館娃聲。
bǎi nián qì shù huā kāi luò, yī dài xīng wáng cháo cháng píng.
百年氣數花開落,一代興亡潮長平。
xiāng jìng jī huāng yú niǎn jué, xiè láng jī zài xiǎn tāi shēng.
香徑跡荒輿輦絕,屟廊基在蘚苔生。
fán huá yǐ zhú yīng xióng qù, liú dé xié yáng bàn gǔ chéng.
繁華已逐英雄去,留得斜陽伴古城。
“屟廊基在蘚苔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