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消長水無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時消長水無情”全詩
腳行險處人都錯,心放寬時事自明。
閱世興衰天有眼,隨時消長水無情。
一身收拾歸繩墨。
才動千條萬緒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涉世》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涉世》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從年輕到晚年的人生歷程,表達了對人生的洞察和感慨。
詩詞中提到了"甘苦炎涼已遍經,少年磨洗晚年成",表達了作者經歷了各種甘苦、酷熱和寒冷的考驗,年輕時經歷的磨練使他在晚年變得成熟和有智慧。
"腳行險處人都錯,心放寬時事自明"這兩句表達了在人世間行走時,很多人在危險的地方走錯了方向,而作者通過心胸開闊,能夠明白世事的本質和道理。
"閱世興衰天有眼,隨時消長水無情"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觀察和領悟,認為人世間的興衰和命運都是由天意決定的,水無情地流淌,不論人們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
最后兩句"一身收拾歸繩墨,才動千條萬緒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總結和展望,他通過整理自己的思想和經歷,使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得以發揮,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勾勒出一個人從少年到晚年的成長歷程,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詩意深邃,通過描繪人生的曲折和變化,傳遞了一種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達的心態。讀者在賞析這首詩時,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對人生價值的思索,同時也引發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隨時消長水無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 shì
涉世
gān kǔ yán liáng yǐ biàn jīng, shào nián mó xǐ wǎn nián chéng.
甘苦炎涼已遍經,少年磨洗晚年成。
jiǎo xíng xiǎn chù rén dōu cuò, xīn fàng kuān shí shì zì míng.
腳行險處人都錯,心放寬時事自明。
yuè shì xīng shuāi tiān yǒu yǎn, suí shí xiāo zhǎng shuǐ wú qíng.
閱世興衰天有眼,隨時消長水無情。
yī shēn shōu shí guī shéng mò.
一身收拾歸繩墨。
cái dòng qiān tiáo wàn xù shēng.
才動千條萬緒生。
“隨時消長水無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