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罷儲宮便又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罷儲宮便又回”全詩
劉家大家雖能定,也墮留侯計出來。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四皓》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皓》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這首詩以婉約的風格描繪了一個宮廷中的場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皓》中文譯文:
安排好了儲宮的事務,我便又回到了商山上,高臥在白云的堆疊之間。盡管劉家已經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他們也終將陷入留侯的計謀之中。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平和而淡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先,作者提到自己安排好了宮廷內部的事務后,選擇回到了商山上。商山象征著高遠、寧靜和超脫塵世之境,與宮廷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在商山上安然地躺臥,親近大自然,與白云為伴,表達了對寧靜與自由的向往。
在詩的結尾,作者提到劉家,暗示了宮廷政治的復雜性和權謀之間的斗爭。盡管劉家取得了勝利,但他們也最終會陷入留侯的計謀之中。這里的留侯指的是劉備的重要謀臣諸葛亮,他以智慧和計謀在亂世中立下赫赫戰功。通過提及劉家和留侯,作者抒發了對權力斗爭和政治游戲的思考。
賞析:
《四皓》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政治權謀的淡然和思辨。通過商山的描繪,詩中營造了一種寧靜、遙遠而高尚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與自然融合的美妙感覺。
詩的結尾所提到的劉家和留侯則給詩增添了一層政治哲思。盡管劉家取得了勝利,詩中卻透露出一種隱憂和不確定性,似乎暗示著權力的轉移和政治斗爭的復雜性。通過這種含蓄的暗示,作者展示了對權謀之中人性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總的來說,詩人王镃通過《四皓》展示了對寧靜自然和政治權謀的思考,以深邃而含蓄的方式刻畫了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這首詩在情感和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張力,給讀者留下了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安罷儲宮便又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hào
四皓
ān bà chǔ gōng biàn yòu huí, shāng shān gāo wò bái yún duī.
安罷儲宮便又回,商山高臥白云堆。
liú jiā dà jiā suī néng dìng, yě duò liú hóu jì chū lái.
劉家大家雖能定,也墮留侯計出來。
“安罷儲宮便又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