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積殘紅半指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積殘紅半指深”全詩
卻謝多情雙燕子,飛來飛去說春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惜春》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惜春》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逝去春光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闌干曲曲柳陰陰,
路積殘紅半指深。
卻謝多情雙燕子,
飛來飛去說春心。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述曲曲的闌干、陰陰的柳樹和殘紅積厚的小路,展現了春天的濃郁氛圍。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燕子的贊美,燕子在空中飛舞,彼此交談,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和情感,表達了對生命力和希望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給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覺。首句以"闌干曲曲"和"柳陰陰"描繪了曲折的欄桿和陰影下的垂柳,營造出一種幽靜和溫暖的氛圍。接著,詩人運用"路積殘紅半指深"來描述小路上積厚的殘紅,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繁華已經逐漸消退,暗示著時光的流轉。
接下來,詩人以"卻謝多情雙燕子,飛來飛去說春心"來表達對燕子的感激和贊美。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們在空中飛翔,彼此交談,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和情感,表達了對生命力和希望的向往。這里的"多情"一詞,既指燕子對春天的熱愛,也可理解為詩人自身對春天的情感寄托。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生機勃勃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逝去春光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生命的活力,詩人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與希望。
“路積殘紅半指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chūn
惜春
lán gān qū qū liǔ yīn yīn, lù jī cán hóng bàn zhǐ shēn.
闌干曲曲柳陰陰,路積殘紅半指深。
què xiè duō qíng shuāng yàn zi, fēi lái fēi qù shuō chūn xīn.
卻謝多情雙燕子,飛來飛去說春心。
“路積殘紅半指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