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坐忘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床坐忘言”全詩
一間亦寄耳,況乃寄所寄,我身正似云,於此適相值。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余地。
豈不愛專壑,孤立圣所懼。
平生志八荒,澤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隨,云行我復住。
出處兩何心,得非以時故。
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半云庵》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半云庵》是宋代詩人林景熙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云庵
天地等蘧廬,結廬復何事。
一間亦寄耳,況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於此適相值。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余地。
豈不愛專壑,孤立圣所懼。
平生志八荒,澤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隨,云行我復住。
出處兩何心,得非以時故。
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名叫半云庵的景熙所居住的地方。詩人以廬(居所)喻指自然界中的天地,并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傾慕之情。廬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的心靈棲息地,與自然融為一體。
詩中提到“買鄰不用錢,平分有余地”,表現出這個地方的寬闊和宜人,詩人無需為周圍的環境而擔憂。他喜歡獨處,追求心靈的凈化和升華,因此害怕被世俗的紛擾所干擾,追求與圣賢相隔絕的孤立之境。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和世界觀。他心懷抱負,志向廣博,愿意為天下蒼生盡一己之力。他認為自己的本性與自然界的萬物相通,與云一樣自由自在。詩人主張個體的獨立和自主,不隨波逐流,獨立于世間的紛亂之外。
詩的結尾提到“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吁”,表達了對造物主的思考和疑問。詩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并非完美無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苦難與幸福并存。最后一句“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表達了詩人面對無法完全理解和改變世界的無奈與愧疚。
《半云庵》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通過與自然的對話,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獨立和心靈凈化的意境。整首詩情感平和,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石床坐忘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n yún ān
半云庵
tiān dì děng qú lú, jié lú fù hé shì.
天地等蘧廬,結廬復何事。
yī jiān yì jì ěr, kuàng nǎi jì suǒ jì,
一間亦寄耳,況乃寄所寄,
wǒ shēn zhèng shì yún, yú cǐ shì xiāng zhí.
我身正似云,於此適相值。
mǎi lín bù yòng qián, píng fēn yǒu yú dì.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余地。
qǐ bù ài zhuān hè, gū lì shèng suǒ jù.
豈不愛專壑,孤立圣所懼。
píng shēng zhì bā huāng, zé wù nǎi wú sù.
平生志八荒,澤物乃吾素。
wǒ xíng yún bù suí, yún xíng wǒ fù zhù.
我行云不隨,云行我復住。
chū chù liǎng hé xīn, dé fēi yǐ shí gù.
出處兩何心,得非以時故。
zào wù wú quán gōng, cāng shēng jìng shuí xū.
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吁。
shí chuáng zuò wàng yán, gè fēn yī bàn kuì.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石床坐忘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