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裙冷猩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舞裙冷猩紅”全詩
借問此何時,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紅,自作背時好。
誰家返魂香,招以華素顥。
水霞晚猶鮮,山日寒更杲。
燕逝蟬無聲,園林跡如掃。
飾明以驚昏,豈昧出處道。
飄零余寸丹,耿耿歲華老。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秋日榴花》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榴花》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彼美石氏姝,相逢綠陰早。
借問此何時,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紅,自作背時好。
誰家返魂香,招以華素顥。
水霞晚猶鮮,山日寒更杲。
燕逝蟬無聲,園林跡如掃。
飾明以驚昏,豈昧出處道。
飄零余寸丹,耿耿歲華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以及在這個時節中的人物和事物。詩中的"美石氏姝"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在綠蔭中出現得很早。詩人借問她是何時來到這里,回答是在清晨的霜下,百草仍然嫩綠。
詩中描寫了女子身著冷艷的紅色舞裙,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她背對著時光,顯得更加美好。"返魂香"指的是一種香氣,它吸引人們前來,就像是招引著華麗的儀式。
詩人繼續描述了水面上的霞光在傍晚時分依然明亮,山上的陽光更加耀眼。燕子已經飛走了,蟬鳴也沒有聲音,園林的痕跡好像被擦拭一般。這種景象使人感到驚訝,因為明亮的色彩和美好的景致已不再存在,詩人對此感到困惑。
最后,詩人以"飄零余寸丹,耿耿歲華老"作結。"飄零余寸丹"指的是已經凋謝的榴花,它們曾經鮮艷如血。"耿耿歲華老"則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不可逆轉。整首詩透露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思考。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景色和人物形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借問、比喻等,使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舞裙冷猩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liú huā
秋日榴花
bǐ měi shí shì shū, xiāng féng lǜ yīn zǎo.
彼美石氏姝,相逢綠陰早。
jiè wèn cǐ hé shí, qīng shuāng xià bǎi cǎo.
借問此何時,清霜下百草。
wǔ qún lěng xīng hóng, zì zuò bèi shí hǎo.
舞裙冷猩紅,自作背時好。
shuí jiā fǎn hún xiāng, zhāo yǐ huá sù hào.
誰家返魂香,招以華素顥。
shuǐ xiá wǎn yóu xiān, shān rì hán gèng gǎo.
水霞晚猶鮮,山日寒更杲。
yàn shì chán wú shēng, yuán lín jī rú sǎo.
燕逝蟬無聲,園林跡如掃。
shì míng yǐ jīng hūn, qǐ mèi chū chù dào.
飾明以驚昏,豈昧出處道。
piāo líng yú cùn dān, gěng gěng suì huá lǎo.
飄零余寸丹,耿耿歲華老。
“舞裙冷猩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