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發不勝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發不勝簪”全詩
風雨行金氣,乾坤老鐵心。
舜田秋稗滿,禹穴夕云深。
正自登臨懶,凄涼隔水砧。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山陰秋懷》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陰秋懷》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時的游歷如同一場夢境,歲月匆匆,短發已然斑白,再也無法容納更多的簪子。風雨中我行走,感受到了金色的氣息,這乾坤之間的歲月已經蒼老,仿佛一顆堅硬的心。秋天舜田里的稗谷滿地,夕陽下禹穴深處的云彩漸濃。我正要登臨高處,卻感覺懶散無力,凄涼的景象隔著水面傳來砧杵的聲音。
詩意:
《山陰秋懷》通過描繪舊時往事和自然景色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懷古之情。詩人在歲月流轉中感嘆舊時光如夢境般飄逝,自己的年華已經老去,感嘆時光無情。詩人游歷于風雨之中,感受到了歲月的蒼老,對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有所體悟。秋天的田野里稻谷成熟,夕陽下云彩漸濃,這些景象引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人正要登臨高處,但卻感到力不從心,他的心境變得懶散而凄涼。
賞析:
《山陰秋懷》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感受。詩人通過對舊時游歷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詩中的描寫充滿了憂傷和凄涼,將詩人內心的懷古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融入其中。通過對舜田秋稗、禹穴夕云等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營造出秋天的蕭瑟和時光的流逝感。最后詩人登臨高處的懶散與凄涼,進一步強化了他內心的無力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整首詩以簡約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共鳴。
“短發不勝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yīn qiū huái
山陰秋懷
jiù yóu hún sì mèng, duǎn fā bù shèng zān.
舊游渾似夢,短發不勝簪。
fēng yǔ xíng jīn qì, qián kūn lǎo tiě xīn.
風雨行金氣,乾坤老鐵心。
shùn tián qiū bài mǎn, yǔ xué xī yún shēn.
舜田秋稗滿,禹穴夕云深。
zhèng zì dēng lín lǎn, qī liáng gé shuǐ zhēn.
正自登臨懶,凄涼隔水砧。
“短發不勝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