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苞自是沖霄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苞自是沖霄物”全詩
九苞自是沖霄物,曾為簫韶一出來。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游九鎖山·鳳洞》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九鎖山·鳳洞》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洞里日光柔和,梧桐樹枝上長滿了苔蘚,洞口被鎖住了。這個洞穴如此隱秘,讓人們產生了一些猜測和好奇。九個花蕾似乎是沖天而起的奇異事物,它們曾經為簫韶的美妙音樂所吸引而一齊綻放。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鳳洞景象。鳳洞內部光線柔和,洞口被鎖住,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洞中的梧桐樹上生滿了苔蘚,顯示出洞穴的幽靜和荒涼。九個花蕾象征著令人驚嘆的事物,它們似乎沖天而起,展示出超凡脫俗的美。這些花蕾曾經被簫韶的音樂所吸引,一起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整首詩以鳳洞為背景,通過描繪鳳洞的景象和花蕾的綻放,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鳳洞的神秘和幽靜給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間,同時也映襯出花蕾的美麗和神奇。詩人通過描繪這一景象,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
這首詩的意境優美,用詞簡練而富有意境,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點。同時,通過描繪鳳洞和花蕾的形象,詩人也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音樂的熱愛。整首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思考空間。
“九苞自是沖霄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iǔ suǒ shān fèng dòng
游九鎖山·鳳洞
rì dàn wú zhī dòng suǒ tái, rén jiān zēng jiǎo jǐ jīng cāi.
日澹梧枝洞鎖苔,人間矰繳幾驚猜。
jiǔ bāo zì shì chōng xiāo wù, céng wèi xiāo sháo yī chū lái.
九苞自是沖霄物,曾為簫韶一出來。
“九苞自是沖霄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