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雞弄清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雞弄清曉”全詩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諸念消,月墮孤禪悄。
一室虛白生,天雞弄清曉。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贈東谷上人》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東谷上人》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名叫東谷上人的禪師的景象,并表達了禪宗的境界和內涵。
詩詞中的譯文如下:
岸陵幾紛紛,岐路誰了了。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諸念消,月墮孤禪悄。
一室虛白生,天雞弄清曉。
這首詩詞的意境非常深遠,充滿禪宗的意味。它通過描繪東谷上人的境地,表達了禪宗追求心靈的寧靜和空靈的理念。
詩詞開頭的兩句“岸陵幾紛紛,岐路誰了了。”意味著人們在世間繁雜的事物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正確的道路。接下來的兩句“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描述了東谷上人靜坐禪修的場景,他通過定慧的修行,能夠超越世俗的紛擾,進入內心深處的靜默。
接著的兩句“山空諸念消,月墮孤禪悄。”表達了東谷上人在禪修過程中,山中空靈的環境使得他的雜念漸漸消散,內心得到了寧靜。夜晚的月亮也使他感受到孤獨而寧靜的禪修境界。
最后兩句“一室虛白生,天雞弄清曉。”描繪了東谷上人的禪室,室內空曠而潔白,象征著心靈的純凈和空靈。清晨的天雞鳴叫,意味著時光的流轉和新的一天的開始,也象征著對禪修境界的領悟和覺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谷上人的禪修境界,表達了禪宗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世俗的理念。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讓讀者領略到禪修的境界和禪宗的智慧。
“天雞弄清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dōng gǔ shàng rén
贈東谷上人
àn líng jǐ fēn fēn, qí lù shuí liǎo liǎo.
岸陵幾紛紛,岐路誰了了。
zhōng yǒu dìng huì rén, xiāo rán zuò shēn yǎo.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shān kōng zhū niàn xiāo, yuè duò gū chán qiāo.
山空諸念消,月墮孤禪悄。
yī shì xū bái shēng, tiān jī nòng qīng xiǎo.
一室虛白生,天雞弄清曉。
“天雞弄清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