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弦管誰無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家弦管誰無月”全詩
萬家弦管誰無月,一壑樓臺別有天。
丹桂梯寒醒舊夢,玄霜杵熟授長年。
此秋此夜無清句,花亦笑人空醉眠。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中秋山中對月》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山中對月》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山中欣賞中秋圓月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收拾山河片影圓,舉杯笑酌結鄰仙。
萬家弦管誰無月,一壑樓臺別有天。
丹桂梯寒醒舊夢,玄霜杵熟授長年。
此秋此夜無清句,花亦笑人空醉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中秋時節為背景,通過山中對月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人用"收拾山河片影圓"來形容中秋的月亮,將山河的景象與圓月相結合,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這種景象的出現讓詩人舉起酒杯,笑著與仙人結伴共飲。這里的"鄰仙"可以理解為與詩人一同欣賞月亮的知音或伙伴。
接下來,詩人提問:"萬家弦管誰無月,一壑樓臺別有天。"這是對月亮的普遍存在性的思考。詩人認為,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宮廷貴族,都能欣賞到月亮的美麗。然而,作者認為山中的景致更加獨特,樓臺和山谷在月光下展現出不同的天地。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用"丹桂梯寒醒舊夢,玄霜杵熟授長年"表達了對歷史和時光的感慨。丹桂花開,讓人回憶起過去的夢境,而玄霜則暗示了秋霜的降臨,象征著歲月的流轉。這些景象使得詩人感嘆時間的長久和歷史的積淀。
最后兩句"此秋此夜無清句,花亦笑人空醉眠",表達了作者的無言和無語。盡管作者對美景和情感充滿了感慨和思考,卻無法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這里的"花亦笑人空醉眠"可以理解為即使是花朵也笑看人類陶醉于這美景之中。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中秋山中對月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景物的描述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對美好時刻的珍惜。這首詩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萬家弦管誰無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shān zhōng duì yuè
中秋山中對月
shōu shí shān hé piàn yǐng yuán, jǔ bēi xiào zhuó jié lín xiān.
收拾山河片影圓,舉杯笑酌結鄰仙。
wàn jiā xián guǎn shuí wú yuè, yī hè lóu tái bié yǒu tiān.
萬家弦管誰無月,一壑樓臺別有天。
dān guì tī hán xǐng jiù mèng, xuán shuāng chǔ shú shòu cháng nián.
丹桂梯寒醒舊夢,玄霜杵熟授長年。
cǐ qiū cǐ yè wú qīng jù, huā yì xiào rén kōng zuì mián.
此秋此夜無清句,花亦笑人空醉眠。
“萬家弦管誰無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