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壞鳧瑽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闌壞鳧瑽亂”全詩
問誰所構堂,軒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華筵勢獨高,賓佐俱才彥。
吹簫橫落日,畫蒨如云散。
健兒簸旌旗,水戰逞奇玩。
臨流賦新詩,意氣共稱嘆。
烽火幾荒殘,城郭多遷換。
歌聲久矣滅,郵亭鎖溪畔。
臺傾鳥雀下,闌壞鳧瑽亂。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見。
分類:
《碧瀾堂》張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瀾堂》是明代張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郁郁蔥蔥的城墻陰影下,一條寬廣的溪流靜靜地流淌。
我問是誰建造了這座華麗的堂宇,它的門窗靠著高高的岸邊。
答曰這是唐朝的地方官,他的文采當時是無人能及的。
華麗的席筵擺設得特別高,賓客和輔佐的人才都是杰出的。
吹簫的音樂在落日的余暉中飄蕩,繪畫像云朵般散開。
勇士們揮動旌旗,水上戰斗展示出奇異的娛樂。
站在水邊,賦予新的詩篇,大家都感嘆著共同的熱情。
戰爭的烽火已經多次燃燒,城池多次更迭。
歌聲早已消逝,郵亭鎖在溪畔。
高臺傾斜,鳥兒和鳥群紛紛飛下,欄桿破損,鳧鳥和瑽鳥四處亂飛。
唯獨南山依然青翠,仍然在我的眼中可見。
詩意與賞析:
《碧瀾堂》描繪了一幅明代時期的景象和歷史變遷。詩中以自然景觀和建筑為背景,通過描寫城墻、溪流、堂宇等元素,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繁榮和美景。
詩人在詩中詢問堂宇的建造者,得知是一位唐朝的地方官。他的文采出眾,堂宇華麗,賓客和輔佐的人才也都很優秀。這些描寫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繁華和文化的興盛。
然而,詩人也描繪了歷史的變遷和戰爭的殘酷。烽火多次燃燒,城池頻繁更迭,歌聲已經消逝,郵亭也鎖閉在溪畔。高臺傾斜,欄桿破損,鳥兒四處飛散,這些景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戰亂的破壞。
然而,盡管戰亂過后的景象不復存在,南山依然青翠。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然的謳歌,也可以表示對美好事物的希冀和追求。
《碧瀾堂》通過對自然景觀、建筑和歷史變遷的描繪,展示了明代時期的社會繁榮和戰亂的殘酷,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體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闌壞鳧瑽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lán táng
碧瀾堂
ǎi ǎi céng chéng yīn, mí mí xī liú màn.
藹藹層城陰,彌彌溪流漫。
wèn shuí suǒ gòu táng, xuān chuāng bàng gāo àn.
問誰所構堂,軒窗傍高岸。
dá yún táng cì shǐ, wén cǎi dāng shí guān.
答云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huá yán shì dú gāo, bīn zuǒ jù cái yàn.
華筵勢獨高,賓佐俱才彥。
chuī xiāo héng luò rì, huà qiàn rú yún sàn.
吹簫橫落日,畫蒨如云散。
jiàn ér bǒ jīng qí, shuǐ zhàn chěng qí wán.
健兒簸旌旗,水戰逞奇玩。
lín liú fù xīn shī, yì qì gòng chēng tàn.
臨流賦新詩,意氣共稱嘆。
fēng huǒ jǐ huāng cán, chéng guō duō qiān huàn.
烽火幾荒殘,城郭多遷換。
gē shēng jiǔ yǐ miè, yóu tíng suǒ xī pàn.
歌聲久矣滅,郵亭鎖溪畔。
tái qīng niǎo què xià, lán huài fú cōng luàn.
臺傾鳥雀下,闌壞鳧瑽亂。
wéi yú nán shān qīng, yī rán yǎn zhōng jiàn.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見。
“闌壞鳧瑽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