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張羽的詩詞(共237首)

    1 《唐叔良溪居》 明·張羽

    高齋每到思無窮,門巷玲瓏野望通。
    片雨隔村猶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風。
    藥囊詩卷閑行后,香灺燈光靜坐中。
    為問只今江海上,如君無事幾人同?

    贊美生活

    2 《過吳即景》 明·張羽

    片帆迢遞入吳煙,竹溆蘆汀斷復連。
    柳蔭濃遮官道上,蟬聲多傍驛樓前。
    近湖漁舍皆懸網,向浦人家盡種蓮。
    行到吳王夜游處,滿川芳草獨堪憐。

    黃河感悟人生

    3 《小游仙(四首)》 明·張羽

    門外南風吹葛花,弈棋人散樹陰斜。
    青童睡起渾無事,乞與神丹喂白鴉。

    4 《小游仙(四首)》 明·張羽

    朝游碧海不騎魚,鳳引霓旌鶴引車。
    吟得《步虛》誰解和,歸來閑倩少霞

    5 《小游仙(四首)》 明·張羽

    晞發扶桑露氣新,三花樹底坐調笙。
    到門解說長生理,只有茅家好弟兄。

    6 《小游仙(四首)》 明·張羽

    洞口春泉漱碧沙,樓臺仿佛蔡經家。
    赤鸞銜得金盤子,擲向窗前樹樹花。

    7 《雙馭圖》 明·張羽

    內官妝束樣能齊,宛洛春風信馬蹄。
    共說放朝無一事,看花直到夾城西。

    8 《梅雪軒》 明·張羽

    山如東郭先生里,屋似西湖處士家。
    為問軒中清白吏,還應比雪比梅花?

    9 《聽老者理琵琶》 明·張羽

    老來弦索久相違,心事雖存指力微。
    莫更重彈《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

    10 《挽楊憲府孟載(二首)》 明·張羽

    恨不尋君未死前,須臾一別便千年。
    慰人幸有童烏在,他日應能續《太玄》。

    11 《挽楊憲府孟載(二首)》 明·張羽

    南北云山賦遠游,白頭終老晉陽秋。
    千篇留得平生稿,半似蘇州半郢州。

    12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明·張羽

    生平意氣竟何為,無祿無田最可悲。
    賴有聲名消不得,漢家樂府盛唐詩。

    13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明·張羽

    消息初傳信又疑,君亡誰復可言詩。
    中郎幼女今癡小,遺稿千篇付與誰。

    14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明·張羽

    燈前把卷淚雙垂,妻子驚看那得知。
    江上故人身已沒,篋中尋得寄來詩。

    15 《暮過西疃》 明·張羽

    白水泱泱繞壞堤,隔林遙聽夕陽雞。
    閑行每到東邊少,為有青山在屋西。

    16 《畫》 明·張羽

    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戶尚慵開。
    為憐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樹底來。

    17 《花》 明·張羽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18 《蘇小墳》 明·張羽

    冷落百花朝,無人上畫橋。
    東風吹綠草,依舊似裙腰。

    19 《答山西楊憲副故舊見寄》 明·張羽

    晉鄙遙山接太霞,十年從仕鬢空華。
    秋來有雁偏催客,臘盡無梅更憶家。
    私屬羊毛皆入稅,邊風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隱江南日,每為論詩到晚鴉。

    20 《送蓮社陸道師歸鏡湖別業》 明·張羽

    一錫橫飛下鏡湖,頭顱老去世緣疏。
    庭栽竹少堪容鶴,池種蓮多不礙魚。
    滿室香云經盡后,半窗明月定回初。
    陶潛懶入東林社,在在青山可結廬。

    21 《送越上人住蔣山》 明·張羽

    落落晨星耆舊稀,奮然一出拯危機。
    石頭路滑有時到,山頂云深無夢歸。
    帆葉飽風沖白浪,雪花和露濕緇衣。
    八功德水談空處,應有江禽入座飛。

    22 《登姑蘇臺懷古》 明·張羽

    荒臺獨上故城西,輦路凄涼草樹迷。
    廢冢已無金虎踞,壞墻時有夜烏啼。
    采香徑斷來麋鹿,響屟廊空變蒺藜。
    欲吊伍員何處是,淡煙斜日不堪題。

    23 《燕山客中》 明·張羽

    只合山中度歲時,欲求聞達豈相宜。
    命輕似絮人爭笑,心直如弦鬼亦知。
    怕見是非休看史,未忘習業尚耽詩。
    春風歸去江南路,芳草滿汀花滿枝。

    24 《金陵道中》 明·張羽

    孤舟曉出古關西,江樹蕭疏繞壞堤。
    七里岡前寒雪霽,三茅峰頂暮云齊。
    酒家寂寞人稀醉,車馬縱橫客易迷。
    迢遞漸看宮闕近,月鳴時聽夜烏啼。

    25 《訪許文學不遇》 明·張羽

    杖策思尋半日閑,偶隨流水過前山。
    林中不見童迎客,竹外惟聞犬護關。
    道服自懸虛牖下,茶巾空掛夕陽間。
    到門不遇君攜手,惆悵荒村暮獨還。

    26 《重過蜀山徐幼文隱居》 明·張羽

    憐君舊隱此林間,一去神京未得還。
    獨客重來多白發,故人不見只青山。
    岸前古樹曾維艇,雪后高齋幾扣關。
    何日能除簪紱系,莫年相約共投閑。

    27 《送僧還天臺省親》 明·張羽

    載經東去路迢迢,應為寧親到石橋。
    江上中齋尋午墅,沙邊夜梵雜寒潮。
    宰官問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條。
    歲晚定知歸本寺,待予聽雪坐終宵。

    28 《鳳陽使還》 明·張羽

    拜陵初罷雪云晴,使者南還荷圣靈。
    馬上頓更新舊歷,風前重數短長亭。
    逢人問俗諳傖語,到處尋源驗水經。
    卻憶長干橋畔柳,歸時應待眼青青。

    29 《曉過淮陰》 明·張羽

    軍城鐵鎖曉開關,使節星馳未敢閑。
    淮水東流應到海,瓜洲北去少逢山。
    行人欲斷寒煙外,遠燒時明亂葦間。
    卻憶帝城風物盛,禮成須及上春還。

    30 《春園漫興》 明·張羽

    水漫芳塘生暖波,松林蘭若散鳴珂。
    題詩故欲愁花鳥,避酒還能憶薜蘿。
    煙柳萬條供妙舞,風鶯百轉當嬌歌。
    醉斜烏帽歸來晚,一路花飛撲面多。

    31 《同安阻雨》 明·張羽

    出旬方到同安郭,水驛春寒懶放船。
    白浪翻江風愈壯,黑云粘樹雨長懸。
    峰頭僧磬惟聞響,沙口漁罾已罷牽。
    寄語群鷗莫相狎,只今無暇與攀緣。

    32 《送張憲史之江西》 明·張羽

    燕子歸時卻離家,洪州迢遞隔天涯。
    風帆落浦朝投驛,江火明堤夜探沙。
    客里寄書逢驛使,幕中提筆待霜衙。
    來春我亦尋歸棹,約爾南湖看杏花。

    33 《送胡宗禹之播州驛丞》 明·張羽

    便路之官暫到家,九溪窮處是天涯。
    夜郎沙軟多龍跡,盤瓠山回似犬牙。
    浦口勞歌催畫蒨,門前使節詠《皇華》。
    途中定有江行稿,好寄東風萬里槎。

    34 《寄梅雪》 明·張羽

    聞說公亭傍水開,黃茅為瓦不須裁。
    商船無數青山繞,書案尋常白鳥來。
    已信漆園非俗吏,誰知關令是仙才。
    煩君莫抱窮途恨,萬事都將付酒杯。

    35 《寄王止仲高季迪》 明·張羽

    只恨孤城未解圍,圍開番遣別相知。
    夕陽江上匆匆酒,細雨燈前草草詩。
    有夢直從花落后,無書空過雁來時。
    郭西古寺題名處,今日重游卻共誰。

    36 《僧居寒夜》 明·張羽

    山館蕭條寢復興,經聲遙出最高層。
    客愁無伴依童子,禪學多難憶古僧。
    階下鳴蛩沿定石,竹間棲鴿避懸燈。
    遠游亦有幽居志,擬絕塵緣愧未能。

    37 《行樂過西崦》 明·張羽

    白日都消筆硯間,偶因行樂到松關。
    秋聲不盡蕭蕭葉,夕景無多淡淡山。
    蛩響寒齋僧自定,苔荒深院客常閑。
    已知身世俱成幻,莫嘆西風鬢易斑。

    38 《歲暮山居》 明·張羽

    寂寂閑居隱翠微,蕭蕭寒日映柴扉。
    葉聲亂響莓苔屐,云氣時生薜荔衣。
    雪滿石床門閉早,草侵棋局客來稀。
    歲寒正好看書卷,不用登高怨落暉。

    39 《秋日登戴山佛閣》 明·張羽

    風物澄明宿靄收,登山欲盡更登樓。
    一行白雁投南下,百道清溪向北流。
    野嶂云歸初歇雨,湖田稼熟始知秋。
    空門寂寂無塵事,騁望端能散客愁。

    40 《秋齋早起》 明·張羽

    高齋獨宿寢衣輕,覆簟余香似有情。
    門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曉澄清。
    新詩夜得思貽友,靈藥朝飡學養生。
    但乞閑身長似此,已將云霧等浮名。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