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含古苔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含古苔綠”全詩
勢如萬馬奔,鞭鐙忽回復。
石角不戴土,蒼然四無麓。
寸草不得榮,唯含古苔綠。
浪波撞其根,巖竇饗琴筑。
浮圖乃善幻,凌虛駕佛屋。
行人愿利涉,望拜各致祝。
人生貴無事,安能慮存覆。
我欲升其巔,憑高快心目。
飛傳不可留,一往如電速。
分類:
《紀行十首 觀音山》張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紀行十首 觀音山》是明代張羽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綿的山巒爭相向南延伸,劃分了蜿蜒的滄江曲線。
勢頭如同萬馬奔騰,馬鞭和馬鐙忽然變換方向。
山峰猶如不戴塵土,高聳挺立在四周無盡的麓地。
連寸小草都無法茁壯成長,只有古老的苔蘚在茂盛。
波浪沖擊著山峰的根基,巖洞中傳來琴聲和筑琴之聲。
浮雕圖案仿佛善于幻化,凌空而行,宛如駕馭著佛的屋宇。
行人們愿意冒險涉過山巔,向觀音山朝拜并祈禱。
人生最可貴的是無所事事,不思考生存和毀滅的問題。
我渴望攀登山巔,坐在高處欣賞美景,暢快地心目流連。
這美景不能停留,一直向前如同電光般迅速。
詩意和賞析:
《紀行十首 觀音山》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為主題,通過描述觀音山的壯麗景色和人們對山的敬畏之情,表達了人生追求無為、欣賞自然之美的思想。
詩中描繪了山巒連綿不斷,劃分了蜿蜒的滄江曲線,展示出壯觀的自然景觀。作者以生動的比喻,將山勢形容為萬馬奔騰,馬鞭和馬鐙的變換則表現出山勢的變幻莫測。山峰高聳入云,不帶塵土,寸草難生,只有古老的苔蘚在茂盛,這種景象傳遞出一種與時間無關的永恒之感。
詩中還描繪了波浪撞擊山峰的根基,巖洞中傳來的琴聲和筑琴之聲,以及浮雕圖案的幻化,給人以神秘而幻覺的感覺。這些描寫強調了山峰的神奇和靈性,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行人愿意冒險涉過山巔,向觀音山朝拜并祈禱,表達了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者則提出了人生貴無事的觀點,認為人應該追求無為而不是過多思考生存和毀滅的問題。
整首詩以具體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表達了對自然美和內心寧靜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唯含古苔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íng shí shǒu guān yīn shān
紀行十首 觀音山
lián shān zhēng nán chí, huà duàn cāng jiāng qū.
連山爭南馳,劃斷滄江曲。
shì rú wàn mǎ bēn, biān dèng hū huí fù.
勢如萬馬奔,鞭鐙忽回復。
shí jiǎo bù dài tǔ, cāng rán sì wú lù.
石角不戴土,蒼然四無麓。
cùn cǎo bù dé róng, wéi hán gǔ tái lǜ.
寸草不得榮,唯含古苔綠。
làng bō zhuàng qí gēn, yán dòu xiǎng qín zhù.
浪波撞其根,巖竇饗琴筑。
fú tú nǎi shàn huàn, líng xū jià fú wū.
浮圖乃善幻,凌虛駕佛屋。
xíng rén yuàn lì shè, wàng bài gè zhì zhù.
行人愿利涉,望拜各致祝。
rén shēng guì wú shì, ān néng lǜ cún fù.
人生貴無事,安能慮存覆。
wǒ yù shēng qí diān, píng gāo kuài xīn mù.
我欲升其巔,憑高快心目。
fēi chuán bù kě liú, yī wǎng rú diàn sù.
飛傳不可留,一往如電速。
“唯含古苔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