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京兆今不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京京兆今不歸”全詩
山光物色兩濃淡,苦欲問春春不知。
古來尤物皆成怪,誰遣山禽入圖畫。
西京京兆今不歸,林郎為了風流債。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四禽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禽圖》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山潑黛青淋漓,
山際春禽雙畫眉。
山光物色兩濃淡,
苦欲問春春不知。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山野中的景象。春山的青色如同潑灑的墨汁一般飽滿鮮艷,山際上的春禽像兩道畫眉般躍動歡快。山光映照下,景物的濃淡交替變化,使人感受到一種美的層次感。然而,詩人內心感到苦惱,渴望向春天詢問一些問題,卻發現春天并不知道答案。
詩中通過山水和春禽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與活力。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思考。詩詞以景寫情,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來表達人的內心感受,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了古代繪畫中的尤物怪異之說,暗示了山禽的美麗超越了繪畫的表現力。他感嘆現實中無法捕捉到山禽的美麗,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現實局限的不滿。最后兩句中的"西京京兆今不歸,林郎為了風流債",暗指詩人自己在追求風流逸趣的同時,也面臨著對家庭和責任的背離。
《四禽圖》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李東陽細膩而獨特的藝術才華。詩意深邃,賞析時可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現實局限的思考,同時也映射出他個人在追求自由和享樂時所面臨的內心矛盾。
“西京京兆今不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qín tú
四禽圖
chūn shān pō dài qīng lín lí, shān jì chūn qín shuāng huà méi.
春山潑黛青淋漓,山際春禽雙畫眉。
shān guāng wù sè liǎng nóng dàn, kǔ yù wèn chūn chūn bù zhī.
山光物色兩濃淡,苦欲問春春不知。
gǔ lái yóu wù jiē chéng guài, shuí qiǎn shān qín rù tú huà.
古來尤物皆成怪,誰遣山禽入圖畫。
xī jīng jīng zhào jīn bù guī, lín láng wèi le fēng liú zhài.
西京京兆今不歸,林郎為了風流債。
“西京京兆今不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