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覆師君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詔覆師君不知”全詩
卿勿憂,朕自保,范陽弄兵苦不早。
卿邪誰邪高與楊,非姚非宋還非張。
有言如此尚不用,豈有藥石針膏肓。
君不見咸陽老人能直諫,何曾得睹君王面。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卿勿言》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卿勿言》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卿勿言,朕自思,
請你不要說話,朕自己已經思考過,
南詔覆師君不知。
南詔的覆滅,君臣之間并不知曉。
卿勿憂,朕自保,
請你不要憂慮,朕自己會保護自己,
范陽弄兵苦不早。
范陽的弄兵之事,苦難之事拖延太久。
卿邪誰邪高與楊,
你偏向誰?誰偏向高與楊?
非姚非宋還非張。
既不偏向姚、宋,也不偏向張。
有言如此尚不用,
有人言如此,仍然沒有使用,
豈有藥石針膏肓。
難道有藥物治療的方法也無法治愈病痛。
君不見咸陽老人能直諫,
君不知道咸陽的老人能直言勸諫,
何曾得睹君王面。
卻從未得見君王的面容。
詩詞的譯文表達了明代時期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憂慮和失望,對君王的不作為和朝政的不公進行了暗示。他提到南詔覆滅、范陽的弄兵之事以及國家內部的權力斗爭,暗示了當時朝廷的腐敗和內外交困的局勢。詩中還涉及到人們對言論的忽視和對治療方法的失望,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愚昧和對問題的無能為力。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憂慮和對時局的思考,通過質問的方式間接地批評了當時的政治現象。詩人運用對比和反問的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表達力和感染力。整首詩詞凝練而含蓄,通過間接的表達方式,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局限和政治的黑暗面。
“南詔覆師君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wù yán
卿勿言
qīng wù yán, zhèn zì sī, nán zhào fù shī jūn bù zhī.
卿勿言,朕自思,南詔覆師君不知。
qīng wù yōu, zhèn zì bǎo, fàn yáng nòng bīng kǔ bù zǎo.
卿勿憂,朕自保,范陽弄兵苦不早。
qīng xié shuí xié gāo yǔ yáng, fēi yáo fēi sòng hái fēi zhāng.
卿邪誰邪高與楊,非姚非宋還非張。
yǒu yán rú cǐ shàng bù yòng, qǐ yǒu yào shí zhēn gāo huāng.
有言如此尚不用,豈有藥石針膏肓。
jūn bú jiàn xián yáng lǎo rén néng zhí jiàn, hé zēng dé dǔ jūn wáng miàn.
君不見咸陽老人能直諫,何曾得睹君王面。
“南詔覆師君不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