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文宣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有文宣宮”全詩
前有文宣宮,后有鐘陵山。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尊經閣》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尊經閣》是明代作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一座高聳的閣樓為主題,通過對閣樓前后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壯麗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尊經閣,閣高不可攀。
前有文宣宮,后有鐘陵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將讀者引入一幅高聳的閣樓圖景。詩詞開篇的"尊經閣,閣高不可攀"一句,通過形容詞"高不可攀"來強調閣樓的壯麗與高大,給人以一種崇高的感覺。接著,詩詞描繪了閣樓前后的景物,前面是"文宣宮",后面是"鐘陵山"。這里的文宣宮和鐘陵山都是具體的地名,它們的出現豐富了詩詞的背景,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真實感。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人造建筑的雄偉氣勢。尊經閣的高聳不可攀,讓人感嘆自然界的偉大。文宣宮和鐘陵山的相伴,使得閣樓的壯美更加突出。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傳遞了對于壯麗景色的敬畏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自然與人造之美的結合。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景色的敬畏與贊美,同時也可以體會到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色相互映襯的和諧美。
“前有文宣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ūn jīng gé
尊經閣
zūn jīng gé, gé gāo bù kě pān.
尊經閣,閣高不可攀。
qián yǒu wén xuān gōng, hòu yǒu zhōng líng shān.
前有文宣宮,后有鐘陵山。
“前有文宣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