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人在漏聲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眠人在漏聲中”全詩
未老身猶書卷里,不眠人在漏聲中。
大鵬南去云連海,群鶴西飛日繞空。
燈火憶君連夕話,不勝幽思滿齋宮。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槐庭館坐春風,
十九年前此興同。
未老身猶書卷里,
不眠人在漏聲中。
大鵬南去云連海,
群鶴西飛日繞空。
燈火憶君連夕話,
不勝幽思滿齋宮。
譯文:
在綠槐庭院中坐享春風,
十九年前我曾有同樣的情懷。
雖然年歲漸長,但我依然沉浸在書卷之中,
夜晚的漏聲中,我無法入眠。
巨大的鵬鳥向南飛越云海,
成群的仙鶴向西飛翔在日光下。
燈火中我懷念起與你的夜晚對話,
我無法控制內心的幽思,齋宮中充滿了情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齋居時的情景和內心感受。他坐在綠槐庭院里,感受著春風的吹拂,回憶起十九年前的美好時光。盡管歲月已經流逝,但他仍然沉浸在書卷之中,夜晚無法入眠。詩人通過描繪大鵬和仙鶴的飛行,表達了對自由與遠方的向往。他在燈火中回憶起與某人的夜晚對話,滿懷深情。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幽思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賞析: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齋居時的心境,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思念之情。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春風、鵬鳥和仙鶴,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意義。他通過對漏聲、燈火和夜晚對話的描繪,將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才情和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不眠人在漏聲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i jū hé shùn zī shì dú yuàn shǔ jiàn jì yùn
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
lǜ huái tíng guǎn zuò chūn fēng, shí jiǔ nián qián cǐ xìng tóng.
綠槐庭館坐春風,十九年前此興同。
wèi lǎo shēn yóu shū juàn lǐ, bù mián rén zài lòu shēng zhōng.
未老身猶書卷里,不眠人在漏聲中。
dà péng nán qù yún lián hǎi, qún hè xī fēi rì rào kōng.
大鵬南去云連海,群鶴西飛日繞空。
dēng huǒ yì jūn lián xī huà, bù shèng yōu sī mǎn zhāi gōng.
燈火憶君連夕話,不勝幽思滿齋宮。
“不眠人在漏聲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