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無風雨只宜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無風雨只宜晴”全詩
鳥飛不動朱旂影,魚躍時驚彩枻聲。
天上銀河非舊路,人間瀛海是虛名。
何如周囿開靈沼,長與君王樂治平。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太液晴波》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液晴波》是明代文人李東陽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太液池畔春水生,
無風無雨晴天情。
鳥兒飛翔旗影靜,
魚兒躍動彩波鳴。
天上銀河不再是過去的路,
人間瀛海只是虛名。
何不開辟靈沼于周囿,
與君王共享治平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太液池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晴朗的春天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天氣的贊美和對寧靜和諧的向往。
詩詞開篇以太液池畔的春水為景,春水生發,清澈見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太液池是明代皇宮中的一處著名景點,所以詩人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描寫的背景,使詩詞中充滿了皇家氣派。
接著,詩人提到了無風無雨的晴天,暗示著天空湛藍無云。這樣的天氣使得整個景色更加明亮和寧靜,給人一種宜人的感受。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于和平寧靜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還描繪了飛翔的鳥兒和躍動的魚兒,通過這些生動的形象,詩人展現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美妙。鳥兒在空中飛翔,它們的飛行并不受到任何干擾,旗幟的影子靜止不動,形成了一個安靜的畫面。而魚兒在水中躍動,發出美妙的聲響,給整個景象增添了生動和活躍的氣息。
接下來,詩人以銀河和瀛海來進行對比。銀河象征天上的美景,詩人認為它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暗示著失去了以往的美好。而人間的瀛海則被詩人認為只是虛名,意味著它并沒有真正的存在。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人間美景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疑問。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和平治理的期望。詩人希望在皇宮的周圍開辟一片靈沼,讓君王在此享受治理平安的樂趣。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天氣和和平寧靜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的反思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受,喚起讀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更無風雨只宜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yè qíng bō
太液晴波
tài yè chí tóu chūn shuǐ shēng, gèng wú fēng yǔ zhǐ yí qíng.
太液池頭春水生,更無風雨只宜晴。
niǎo fēi bù dòng zhū qí yǐng, yú yuè shí jīng cǎi yì shēng.
鳥飛不動朱旂影,魚躍時驚彩枻聲。
tiān shàng yín hé fēi jiù lù, rén jiān yíng hǎi shì xū míng.
天上銀河非舊路,人間瀛海是虛名。
hé rú zhōu yòu kāi líng zhǎo, zhǎng yǔ jūn wáng lè zhì píng.
何如周囿開靈沼,長與君王樂治平。
“更無風雨只宜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