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連列郡趨東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連列郡趨東海”全詩
山連列郡趨東海,地擁層城壯北門。
萬里朔風須卻避,千年王氣鎮長存。
磨崖擬刻燕然頌,圣德神功未易論。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居庸疊翠》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居庸疊翠》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山峰連綿,層層翠綠重疊,
劍戟森嚴,宛如虎豹伏蹲。
一路直行,開辟視野見乾坤。
山脈綿延,郡縣紛紛趨向東海,
大地環抱,層城雄偉壯麗北門。
朔風吹來,萬里草原的狂飆必須避退,
千年王氣,依然鎮守著這座城池。
磨崖上刻著,仿佛要歌頌燕然之勇,
圣德神功,歷經千辛萬苦仍未被輕易評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居庸關的壯麗景色為主題,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嚴與人類的英勇精神。詩中山峰層巒疊翠,形容了居庸關周圍山勢峻峭、連綿起伏的壯麗景色,給人一種宏偉壯觀的感覺。劍戟森嚴、虎豹蹲伏,形象地描繪了關隘的防御態勢,表現了關隘的堅固和守衛者的英勇。詩人通過描述居庸關的地理位置,山脈與大地的交匯,彰顯了居庸關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戰略價值。
詩中提到的朔風和王氣,象征著北方的草原和長久的王朝,表達了居庸關作為北方邊防重鎮的威嚴和輝煌歷史。磨崖上刻劃的燕然頌,表明了居庸關的重要地位,將燕然之勇與關城的英勇形象相結合,贊美了居庸關的守軍和歷史傳承。
整首詩通過對居庸關壯麗景色和歷史意義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的英勇精神。詩人以飽滿的情感和生動的描寫,喚起讀者對居庸關的景色和歷史的聯想,讓人們感受到了這座關隘的宏偉與輝煌。
請注意,由于是中文詩詞的翻譯和賞析,以上內容沒有包含原詩的具體內容。
“山連列郡趨東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 yōng dié cuì
居庸疊翠
jiàn jǐ sēn yán hǔ bào dūn, zhí cóng kāi pì jiàn qián kūn.
劍戟森嚴虎豹蹲,直從開辟見乾坤。
shān lián liè jùn qū dōng hǎi, dì yōng céng chéng zhuàng běi mén.
山連列郡趨東海,地擁層城壯北門。
wàn lǐ shuò fēng xū què bì, qiān nián wáng qì zhèn cháng cún.
萬里朔風須卻避,千年王氣鎮長存。
mó yá nǐ kè yàn rán sòng, shèng dé shén gōng wèi yì lùn.
磨崖擬刻燕然頌,圣德神功未易論。
“山連列郡趨東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