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入土膏春脈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潤入土膏春脈脈”全詩
潤入土膏春脈脈,暝含山色晝沉沉。
尋花問柳游人興,荷鍤扶犁野老心。
見說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勝春陰。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東郊時雨》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郊時雨》是明代詩人李東陽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后的東郊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詩中的"鳴鳩將雨過東林,細草青郊望轉深"描繪了雨后東林中鳴鳩的聲音以及郊野中細草變得更加青翠的景象。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雨后大自然的清新與生機。
"潤入土膏春脈脈,暝含山色晝沉沉"這兩句詩將春天的氣息與大自然的景色相結合,表達了春雨滋潤大地的情景。春雨給大地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山色在黃昏時分被映襯得更加沉靜、深沉。通過這種對春雨和山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循環。
"尋花問柳游人興,荷鍤扶犁野老心"這兩句詩表達了游人尋覓春天的快樂和田園勞作的樂趣。游人在郊野中尋找花朵,詢問柳樹的情況,體驗著春天的喜悅;而田園中的老人則執著于耕作,用扶犁、鋤頭等農具開墾土地,表達了對勞作和自然的熱愛。
"見說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勝春陰"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帝都景色的聽聞,但他認為春天在晴朗的天氣下并不一定比陰天更美。這種觀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獨立感知和獨特審美的追求。
《東郊時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反映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展示了春雨滋潤大地、山色變幻、人們尋找快樂和勞作的場景,以及詩人獨特的審美觀點。整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潤入土膏春脈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jiāo shí yǔ
東郊時雨
míng jiū jiāng yǔ guò dōng lín, xì cǎo qīng jiāo wàng zhuǎn shēn.
鳴鳩將雨過東林,細草青郊望轉深。
rùn rù tǔ gāo chūn mò mò, míng hán shān sè zhòu chén chén.
潤入土膏春脈脈,暝含山色晝沉沉。
xún huā wèn liǔ yóu rén xìng, hé chā fú lí yě lǎo xīn.
尋花問柳游人興,荷鍤扶犁野老心。
jiàn shuō dì chéng duō jǐng wù, chūn qíng wèi bì shèng chūn yīn.
見說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勝春陰。
“潤入土膏春脈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