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只在山中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翁只在山中老”全詩
風吹落瓣仍低隕,石壓傍枝卻倒生。
野鶴對人輕欲舞,蹇驢沖雪瘦能行。
山翁只在山中老,看盡春光不入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梅澗》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澗》是明代作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澗清冷僻處,沙與水交融更顯清澈。一棵老梅樹倚靠在澗邊橫臥。微風吹過,落下的花瓣依然低垂凋零,被石頭壓在枝條旁邊,卻又頑強地生長。
野鶴在人面前顯得輕盈欲舞,蹇驢奮力迎著雪行進,身體瘦弱卻能前行。山中的老人只守在山間,看盡了美麗的春光卻不進入城市。
這首詩以山水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僻靜的梅澗、老梅樹的生長狀況以及野鶴和蹇驢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淳樸生活的熱愛與追求。詩中描繪的梅澗清澈幽靜,老梅樹倔強地生長在惡劣環境中,野鶴和蹇驢都展現了頑強和堅韌的品質,而山中的老人則以他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對春光的欣賞方式展示了一種超然于塵俗的山水人生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感知和對生活的理解。詩中的梅澗、老梅樹、野鶴、蹇驢和山中的老人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義,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生命力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寧靜、堅韌和超然的境界,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意義。
“山翁只在山中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jiàn
梅澗
pì dì shā hán shuǐ gèng qīng, lǎo méi piān xiàng jiàn biān héng.
僻地沙寒水更清,老梅偏向澗邊橫。
fēng chuī luò bàn réng dī yǔn, shí yā bàng zhī què dǎo shēng.
風吹落瓣仍低隕,石壓傍枝卻倒生。
yě hè duì rén qīng yù wǔ, jiǎn lǘ chōng xuě shòu néng xíng.
野鶴對人輕欲舞,蹇驢沖雪瘦能行。
shān wēng zhī zài shān zhōng lǎo, kàn jǐn chūn guāng bù rù chéng.
山翁只在山中老,看盡春光不入城。
“山翁只在山中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