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只應心獨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開口只應心獨語”全詩
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休問客誰來。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時亦自才。
試問白頭冠蓋地,幾人相見絕嫌猜。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幽懷(四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幽懷(四首)》是明代李東陽的詩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懷(四首)
懶攜行杖踏莓苔,
寂寂殘樽對雨開。
開口只應心獨語,
閉門休問客誰來。
幽居有道堪藏拙,
巧宦逢時亦自才。
試問白頭冠蓋地,
幾人相見絕嫌猜。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李東陽幽居的生活景象與內心的思考。他懶散地拿著拐杖踏著莓苔,靜靜地坐著,殘留的酒杯對雨敞開。他只愿意自言自語,不愿打開門問客人來了沒有。他隱居在幽靜的地方,有著自己的修養之道,也有著內斂的才華。然而,他不禁思考,即使是有著高官厚祿、白發華冠的人們,幾個人相聚時也會產生猜疑之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李東陽的幽居生活,展示了他對于寧靜與獨處的向往。他懶散地踏著莓苔,表達了他對于閑適自在的追求。他對待酒杯的態度也充滿了淡然與從容,與雨水相對,象征著他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他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不問客人,顯示了他對于內心世界的重視,傾心于自我反思和自我尋找。
作者提到自己的幽居有一種道法,指出了他隱居生活的價值所在,他隱藏著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即使面對世俗的巧妙安排,他也能自得其樂。然而,他也思考著,即使是擁有權勢和地位的人們,當他們聚在一起時,也難免產生猜忌和防備。這種對人際關系的冷峻觀察,展示了作者對人性的洞察和對世俗之事的冷漠態度。
這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李東陽淡泊名利、追求自我內心世界的精神追求。同時,通過對社交和人性的剖析,傳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純粹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開口只應心獨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huái sì shǒu
幽懷(四首)
lǎn xié xíng zhàng tà méi tái, jì jì cán zūn duì yǔ kāi.
懶攜行杖踏莓苔,寂寂殘樽對雨開。
kāi kǒu zhǐ yìng xīn dú yǔ, bì mén xiū wèn kè shuí lái.
開口只應心獨語,閉門休問客誰來。
yōu jū yǒu dào kān cáng zhuō, qiǎo huàn féng shí yì zì cái.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時亦自才。
shì wèn bái tóu guān gài dì, jǐ rén xiāng jiàn jué xián cāi.
試問白頭冠蓋地,幾人相見絕嫌猜。
“開口只應心獨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