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中詩友驚頻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社中詩友驚頻換”全詩
寂寂坐溪看雨到,亭亭駐勒近鶯啼。
社中詩友驚頻換,湖上山名問不迷。
興發便須呼筆札,酒酣欹側雁行題。
¤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鑒泉鱗石照無泥,
細草青蒲意欲齊。
寂寂坐溪看雨到,
亭亭駐勒近鶯啼。
社中詩友驚頻換,
湖上山名問不迷。
興發便須呼筆札,
酒酣欹側雁行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李東陽坐在西山鑒泉旁,觀賞自然景觀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看到清澈的泉水照亮著魚鱗和石頭,小草和青蒲競相生長,意味著自然界的和諧與繁榮。他靜靜地坐在溪邊,觀賞雨水的降臨,聽著近處鶯鳥的啼鳴聲,宛如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卷。在社交場合,他的詩友們頻繁交流并交換詩作,而在湖上,他們互相詢問山的名字,展示了對詩歌和自然的共同熱愛。詩人酒興高漲時,便會召喚墨筆和紙張,暢情地題寫詩句,就像醉態欹側的雁群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線,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示了泉水的清澈和照映的景象,以及細草和青蒲的生機勃勃。詩人通過描寫雨水的降臨和鶯鳥的啼鳴,表達了對自然的靜默和美好的贊美。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詩人與詩友們的交流與互動,彰顯了文人士子的情誼和對詩歌的追求。最后,詩人以酒興欹側的雁群為比喻,表達了他創作詩歌的激情和靈感的迸發。整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描寫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友情和創作的熱愛,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社中詩友驚頻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hé xǔ tíng miǎn liú shí yōng wāng shí yòng sān bīng bù yùn sì shǒu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jiàn quán lín shí zhào wú ní, xì cǎo qīng pú yì yù qí.
鑒泉鱗石照無泥,細草青蒲意欲齊。
jì jì zuò xī kàn yǔ dào, tíng tíng zhù lēi jìn yīng tí.
寂寂坐溪看雨到,亭亭駐勒近鶯啼。
shè zhōng shī yǒu jīng pín huàn, hú shàng shān míng wèn bù mí.
社中詩友驚頻換,湖上山名問不迷。
xīng fā biàn xū hū bǐ zhá, jiǔ hān yī cè yàn háng tí.
興發便須呼筆札,酒酣欹側雁行題。
¤
“社中詩友驚頻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