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子無巡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平天子無巡幸”全詩
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嶺香臺石磴斜,
諸空縹緲送天花。
新開塔寺雄西郭,
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
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
頭白山僧誦《法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西山一帶的景色和其中的一些歷史故事。詩人描繪了山上的香臺和石磴,它們半嵌在山嶺之中,向天空飄灑著幻化的花朵。新修建的塔寺氣勢雄偉,位于西郭,而舊時的經幢是皇家所賜,出自內廷。在避暑亭前,泉水伴隨著雨水流淌,回龍殿下的水面映照出明亮的霞光。然而,太平天子并不常巡幸這里,只有白發的山僧在誦讀《法華經》。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西山的景色和歷史背景,展現了一種寧靜、恢弘的氛圍。通過山嶺、香臺、石磴等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縹緲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新修的塔寺和舊時賜予的經幢,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避暑亭前的泉水和回龍殿下的水明霞,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然而,詩句中的一句“太平天子無巡幸”卻帶有一絲凄涼,似乎暗示著塵世的繁華與皇權的遠離。最后一句“頭白山僧誦《法華》”則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山僧雖然年老,卻專心致志地誦讀經典。整首詩以山水之景,抒發了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情懷。
“太平天子無巡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hé xǔ tíng miǎn liú shí yōng wāng shí yòng sān bīng bù yùn sì shǒu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bàn lǐng xiāng tái shí dèng xié, zhū kōng piāo miǎo sòng tiān huā.
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
xīn kāi tǎ sì xióng xī guō, jiù cì jīng chuáng chū nèi jiā.
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
bì shǔ tíng qián quán dài yǔ, huí lóng diàn xià shuǐ míng xiá.
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
tài píng tiān zǐ wú xún xìng, tóu bái shān sēng sòng fǎ huá.
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太平天子無巡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