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翠筿聲先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傳翠筿聲先到”全詩
風傳翠筿聲先到,雨換青松葉未知。
江上帆檣經幾駐,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時。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春興(八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興(八首)》是明代李東陽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興(八首)
小疊峰巒淺作池,
幽堂長是見春遲。
風傳翠筿聲先到,
雨換青松葉未知。
江上帆檣經幾駐,
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
始是云霄得意時。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小而疊狀的山峰淺淺地圍繞著湖泊,
幽靜的堂室里春天總是來得稍晚。
微風傳來翠色竹筏的聲音,先于春天的到來,
雨水交替,青松的葉子還未知曉。
江上的帆船和旗桿已停駐多次,
在城南的第一座宅邸已經移居三次。
如果您放棄對我施予的恩寵,如同山林中的自由,
那將是云霄得意之時的開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來臨為主題,通過山峰、湖泊、堂室、翠竹、青松、帆船和宅邸等景物的描繪,表現了春意漸濃的景象。詩中的小疊山峰形成了一個淺淺的池塘,幽靜的堂室春天來得稍晚,顯示出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微風傳來竹筏的聲音,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而雨水的交替則暗示著春天的變幻不定。江上的帆船和旗桿已經多次停駐,城南的宅邸也已經移居三次,這種變動和流動不僅僅是物質的遷移,也寓意著時光的推移和生活的變遷。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君主恩寵的感激,如果失去了君主的寵愛,就像山林中的自由一樣,將能夠獲得無限的自由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君主恩寵的贊美。同時,詩中所蘊含的變幻和流動的意象,也與人生的變遷和世事的無常相呼應,給人以深思。
“風傳翠筿聲先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īng bā shǒu
春興(八首)
xiǎo dié fēng luán qiǎn zuò chí, yōu táng zhǎng shì jiàn chūn chí.
小疊峰巒淺作池,幽堂長是見春遲。
fēng chuán cuì xiǎo shēng xiān dào, yǔ huàn qīng sōng yè wèi zhī.
風傳翠筿聲先到,雨換青松葉未知。
jiāng shàng fān qiáng jīng jǐ zhù, chéng nán dì zhái yǐ sān yí.
江上帆檣經幾駐,城南第宅已三移。
jūn ēn ruò fàng shān lín qù, shǐ shì yún xiāo dé yì shí.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時。
“風傳翠筿聲先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