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多心與夜爭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多心與夜爭長”全詩
身老病隨年共至,愁多心與夜爭長。
塵編倦拂時防蠹,垅樹新移尚怯霜。
自笑閑情緣底在,向來公事已全荒。
¤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病中言懷(四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言懷(四首)
瓦爐初冷更添香,
更漏沉沉月轉廊。
身老病隨年共至,
愁多心與夜爭長。
塵編倦拂時防蠹,
垅樹新移尚怯霜。
自笑閑情緣底在,
向來公事已全荒。
這首詩詞是明代作家李東陽所作的《病中言懷(四首)》。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瓦爐初冷更添香,
瓦爐剛剛冷下來,更加散發出香氣,
更漏沉沉月轉廊。
鐘表沉沉,月光穿過走廊飄散。
身老病隨年共至,
年歲的增長帶來了年老和疾病,
愁多心與夜爭長。
煩惱增多,心事與黑夜爭長。
塵編倦拂時防蠹,
塵土混雜,厭倦地清掃以防止蟲蛀,
垅樹新移尚怯霜。
堆積的樹木剛剛移動,仍然害怕霜凍。
自笑閑情緣底在,
自嘲地笑,悠閑的情趣深藏于心底,
向來公事已全荒。
一向以來的公事已經完全荒廢。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身處疾病中的心境。作者通過描寫瓦爐初冷、鐘表沉沉、身老病隨年至、愁多心與夜爭長等景象,表達了年華的流逝、疾病的侵襲和心靈的困擾。在身處疾病之中,作者感嘆歲月的無情,煩惱與黑夜的相爭,同時也表達了對閑情逸致的向往,對公事的拋卻。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典型情感和哲思。作者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描繪,展現了疾病中的無奈和對逍遙自在的渴望,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轉不息、人事易逝的感慨。這種情感的表達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愁多心與夜爭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yán huái sì shǒu
病中言懷(四首)
wǎ lú chū lěng gèng tiān xiāng, gēng lòu chén chén yuè zhuǎn láng.
瓦爐初冷更添香,更漏沉沉月轉廊。
shēn lǎo bìng suí nián gòng zhì, chóu duō xīn yǔ yè zhēng zhǎng.
身老病隨年共至,愁多心與夜爭長。
chén biān juàn fú shí fáng dù, lǒng shù xīn yí shàng qiè shuāng.
塵編倦拂時防蠹,垅樹新移尚怯霜。
zì xiào xián qíng yuán dǐ zài, xiàng lái gōng shì yǐ quán huāng.
自笑閑情緣底在,向來公事已全荒。
¤
“愁多心與夜爭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